• btr A.I.R. 创作者btr,在一个强调专业化身份区分的世界里会拥有很多斜杠,但似乎也总在重复同一件事情:像一个饱胀的气球般源源不断地输出内容,用文字或图像说出他的所见,而世界经过他这一吞一吐,看起来也就比我们眼中的有趣可爱得多。城市漫步,所见繁杂,于是细节与局部也就常常遭遇视而不见的结果,唯有当不同的事物搭配特定的观看角度,才会显出特异性;btr的影像表明,他特别擅长从海量表象中捞取这种特异性,并进一步与文字信息编织在一起,达成时时令人莞尔的视觉序列。 这种方式,令人想起一整串早期现代的浪荡文学家谱系,尤其是其源头,本雅明笔下的波德莱尔:街头贪婪的眼睛有它的运行机制,基于一瞥的鉴赏力往往是关于风尚而不分趣味高下,它可以仅仅是释放想象的一种游戏,或曰反刍日常之味的艺术调料。在虚拟与物质实存的二重身如此难舍难分的今日,无数移动设备上的窗口已替代拱廊街的橱窗,获取图像变得过分简易,每人都随身携带目光和传播目光的工具,于是,需要被重新调动和民主化的,反而就是释放想象的游戏感与游戏方式。 本次展览的主题《A.I.R.》包含了“air”(空气)一词,同时也是Artificial/Augmented、Intelligence/Imaginative 和Reality的连缀,意为“人工智能扩增想象现实”,通过《AImagi(c)nation》(幻觉游戏)和《I Remember》(我记得)两个系列进行呈现。在《I Remember》(我记得)中,btr模拟AI的逻辑进行思考,并作为剪辑影像的脚本;而在《AImagi(c)nation》(幻觉游戏)中,btr将他拍摄的原始照片交给AI进行文字描述,并将AI所“看见”的事实上并不存在之物作为选取新图像的规则,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由此而开启一段与AI的无穷尽嬉戏之旅。btr让自己反过来模仿AI、遵循AI之命而行,一方面是延续他一直以来的艺术方式,发明新的游戏规则以诞生新的视觉序列,另一方面也借此重新想象人与AI更加友善平等的伙伴关系。在btr看来,从习见中解缚,与释放想象的游戏总是同时发生,这是他处理图文关系的根本魔法。而在这个展览中,当AI的视幻觉被将错就错地放大,它就展示出一种古怪而可笑的笨拙,这种更趋近于人的脆弱性和有限性的特征,有效地消弭陌生感带来的不安。不仅与训练AI产生“艺术品”的思路意趣迥异,也将我们从人类被AI奴役的威胁论想象中释放出来,magic(魔法)生效。 在一个加速度变化且信息过载的世界中, “永恒”已很难说服我们,但肯定个人生活的价值仍是抵御时间巨川的有益方式,亦即是说,艺术地活着,将艺术变为一种可以在日常时间中延展亦可随时终结的轻盈游戏,它就能像空气一样为每个人共享,这是btr的美育教程。但此刻我并不确定,他是否同意我用如此严肃的语调去说它。 文/姚斯青

    btr

    A.I.R.

     

    创作者btr,在一个强调专业化身份区分的世界里会拥有很多斜杠,但似乎也总在重复同一件事情:像一个饱胀的气球般源源不断地输出内容,用文字或图像说出他的所见,而世界经过他这一吞一吐,看起来也就比我们眼中的有趣可爱得多。城市漫步,所见繁杂,于是细节与局部也就常常遭遇视而不见的结果,唯有当不同的事物搭配特定的观看角度,才会显出特异性;btr的影像表明,他特别擅长从海量表象中捞取这种特异性,并进一步与文字信息编织在一起,达成时时令人莞尔的视觉序列。

    这种方式,令人想起一整串早期现代的浪荡文学家谱系,尤其是其源头,本雅明笔下的波德莱尔:街头贪婪的眼睛有它的运行机制,基于一瞥的鉴赏力往往是关于风尚而不分趣味高下,它可以仅仅是释放想象的一种游戏,或曰反刍日常之味的艺术调料。在虚拟与物质实存的二重身如此难舍难分的今日,无数移动设备上的窗口已替代拱廊街的橱窗,获取图像变得过分简易,每人都随身携带目光和传播目光的工具,于是,需要被重新调动和民主化的,反而就是释放想象的游戏感与游戏方式。

    本次展览的主题《A.I.R.》包含了“air”(空气)一词,同时也是Artificial/Augmented、Intelligence/Imaginative 和Reality的连缀,意为“人工智能扩增想象现实”,通过《AImagi(c)nation》(幻觉游戏)和《I Remember》(我记得)两个系列进行呈现。在《I Remember》(我记得)中,btr模拟AI的逻辑进行思考,并作为剪辑影像的脚本;而在《AImagi(c)nation》(幻觉游戏)中,btr将他拍摄的原始照片交给AI进行文字描述,并将AI所“看见”的事实上并不存在之物作为选取新图像的规则,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由此而开启一段与AI的无穷尽嬉戏之旅。btr让自己反过来模仿AI、遵循AI之命而行,一方面是延续他一直以来的艺术方式,发明新的游戏规则以诞生新的视觉序列,另一方面也借此重新想象人与AI更加友善平等的伙伴关系。在btr看来,从习见中解缚,与释放想象的游戏总是同时发生,这是他处理图文关系的根本魔法。而在这个展览中,当AI的视幻觉被将错就错地放大,它就展示出一种古怪而可笑的笨拙,这种更趋近于人的脆弱性和有限性的特征,有效地消弭陌生感带来的不安。不仅与训练AI产生“艺术品”的思路意趣迥异,也将我们从人类被AI奴役的威胁论想象中释放出来,magic(魔法)生效。

    在一个加速度变化且信息过载的世界中, “永恒”已很难说服我们,但肯定个人生活的价值仍是抵御时间巨川的有益方式,亦即是说,艺术地活着,将艺术变为一种可以在日常时间中延展亦可随时终结的轻盈游戏,它就能像空气一样为每个人共享,这是btr的美育教程。但此刻我并不确定,他是否同意我用如此严肃的语调去说它。

     

    文/姚斯青

  • 艺术家:btr 生活在上海的独立创作者。2022年起主持播客节目“无边界小酒馆”之“地铁坐过站”。2014年创办微信公众账号“意思意思”(Petite_Mort)。 个展包括《意思意思》(新空间,2017)、《21.4平方米的朝圣之旅》(衡山和集,2019)、《Oh My Shanghai》(睿品画廊,2023)等。参与群展《公|园》(多伦现代美术馆,2020)、《彼/此》(X-Space,2021)、《回望:外滩的9个隐身片段》(洛克外滩源,2021)等。 出版有《上海:城市生活笔记》(世纪出版,2003)、《迷走·神经》(新经典,2013)《迷你》(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意思意思》(中信大方,2017)、《上海胶囊》(理想国,2022)等。 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浙江文艺,2009;理想国,2019年再版)、萨奇《残酷极简思维》(楚尘文化,2013)、保罗·奥斯特《冬日笔记》(九久读书人,2016;理想国,2019年再版)、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雅众文化,2017)、伍迪·艾伦《毫无意义》(新经典,2023)等。 关于城市生活、文学、电影及当代艺术的评论及写作散见于《小说界》、《艺术界》、歌德学院在线杂志、艺术论坛Artforum等。

    btr的肖像

    艺术家:btr

     

    生活在上海的独立创作者。2022年起主持播客节目“无边界小酒馆”之“地铁坐过站”。2014年创办微信公众账号“意思意思”(Petite_Mort)。

     

    个展包括《意思意思》(新空间,2017)、《21.4平方米的朝圣之旅》(衡山和集,2019)、《Oh My Shanghai》(睿品画廊,2023)等。参与群展《公|园》(多伦现代美术馆,2020)、《彼/此》(X-Space,2021)、《回望:外滩的9个隐身片段》(洛克外滩源,2021)等。

     

    出版有《上海:城市生活笔记》(世纪出版,2003)、《迷走·神经》(新经典,2013)《迷你》(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意思意思》(中信大方,2017)、《上海胶囊》(理想国,2022)等。

     

    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浙江文艺,2009;理想国,2019年再版)、萨奇《残酷极简思维》(楚尘文化,2013)、保罗·奥斯特《冬日笔记》(九久读书人,2016;理想国,2019年再版)、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雅众文化,2017)、伍迪·艾伦《毫无意义》(新经典,2023)等。

     

    关于城市生活、文学、电影及当代艺术的评论及写作散见于《小说界》、《艺术界》、歌德学院在线杂志、艺术论坛Artforum等。

  • 策展人:姚斯青 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专业,及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现为定居北京的独立学者与策展人。她近期聚焦于物质文化史与媒介研究,倾向于与不同知识背景的艺术家一起工作,并期待共同推动一种能够连接并创造性转化中国古典及早期现代文明资源的新感性经验在全球化语境中发生。

    姚斯青的肖像

    策展人:姚斯青

     

    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专业,及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现为定居北京的独立学者与策展人。她近期聚焦于物质文化史与媒介研究,倾向于与不同知识背景的艺术家一起工作,并期待共同推动一种能够连接并创造性转化中国古典及早期现代文明资源的新感性经验在全球化语境中发生。

  • btr,《AIM-1》,2021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btr,《AIM-2》,2023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btr,《AIM-3》,2022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btr,《AIM-4》,2022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btr,《AIM-5》,2022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btr,《AIM-6》,2022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btr,《AIM-7》,2023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btr,《我记得》,2023年。单屏录像,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