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 艺术家:陈荣辉、韩磊、黄庆军、卢恒、骆丹、莫毅、鸟头小组、王轶庶、魏来、姚瑶、曾翰、周强、朱浩 策展人:今木 2019年9月9日,瑞士裔美国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1924—2019)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海边的家中逝世,世界各大媒体、相关画廊和机构、艺术家纷纷发文悼念。一位摄影师的离世能够引起如此之大的关注实属罕见。罗伯特·弗兰克被誉为曾经改变西方摄影史发展方向的人,他最为著名的由83张照片构成的摄影集《美国人》(The Americans)被奉为颠覆传统的摄影经典。该影集1958年第一次在法国出版,1959年第一次在美国出版,西方摄影的发展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拐点,此后的几代摄影人朝多个方向开疆拓土,构成了20世纪后半叶摄影多元化发展的主要形态。曾经为《纽约时报》撰稿超过15年的著名摄影评论家菲利普·盖夫特(Philip Gefter)认为,弗兰克凭这本摄影集改变了摄影对客观世界的记录这一主要原则:“他的照片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环境中的普通人,而且他的这种记录既是关于其个人体验的,也是关于拍摄对象本身的。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他彻底改变了照片的样貌以及摄影图像的内容。”英国《Time Out》杂志评价弗兰克为:一位重新定义了视觉实践本质的艺术家。 然而,《美国人》问世之初却在美国遭遇了抵触,当时不少批评家和主流媒体认为,弗兰克丑化了这个蒸蒸日上的国家,美国《大众摄影》这样评价他的照片:“毫无意义的虚焦和粗颗粒,混乱的曝光,醉汉般的视野,平庸的凌乱。”的确,在内容上,《美国人》无法代表全部美国,它只是呈现出了与当时《生活》(Life)等主流媒体中充满乐观的美国截然不同的一面,但批评却将矛头指向了作品的画面表达。对此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约翰·萨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认为,当时已有不少人使用摄影来反映美国的社会问题,但并没有遭遇如此批评。他说:“美国人对这本影集反应不一,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的主题……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而是这些问题的描述方式看起来更难以被接受、更悲观。在这些图像中,有一种尖锐的苦涩感。当然,我们能从中学到的并不是如何在照片中去表现这种苦涩,而是认识到摄影媒介本身更具可塑性,它比我们曾经对它的理解有着更加宽泛的开放性。”可以看出,萨考夫斯基在他的解释中指明了其中的真正缘由:影像叙事方法的改变。包括拉尔夫·吉布森、埃里克·索斯等许多不同年龄段的知名摄影艺术家,都对自己从弗兰克那里获得的影响和启发直言不讳,可见弗兰克的影响力持续塑造着当代摄影的发展样貌。 弗兰克被介绍到中国的时间起始于1980年代末,而当时摄影在中国所处的语境也与西方不同。在1980年代以前,摄影大多被作为一种工具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即使在中国摄影人个体观察意识觉醒之后,这种认知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惯性并持续至今。1988年,台湾摄影师阮义忠在大陆出版了《当代摄影大师》一书,这本书介绍了20位重要的西方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也位列其中。很多人是通过这本书第一次知道了罗伯特·弗兰克,并在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比对中来尝试理解他的作品。摄影大师的罗列虽然有助于扩展视野,但也导致了中国人对西方摄影史中具有历时性的脉络演进和师承关系缺乏了解。1989年至1992年,弗兰克的名字曾零星出现于《现代摄影》杂志上,但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他的判断还存在含混与偏差。1994年8月,《中国摄影》杂志通过黄少华编译的“世界纪实大师介绍”系列文章的第九篇《冷峻的纪实》一文,详细地向读者介绍了罗伯特·弗兰克,并发表了他的少量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将他与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盖瑞·温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和黛安·阿勃丝(Diane Arbus)这三位“新纪实”摄影师放在了一起,并指出了弗兰克的摄影与较早的社会纪实摄影和报道摄影之间的差异。到了2000年前后,包括摄影集《美国人》在内的大量外国原版画册频繁出现在国内摄影人的视野中,摄影史的书籍也多了起来,人们对弗兰克的艺术思想逐渐有了清晰准确的认知,期刊杂志的报道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人们对弗兰克的进一步了解。2007年,在策展人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的努力下,弗兰克和妻子琼·丽芙(June Leaf)参加了当年的平遥摄影大展,达成了他们唯一一次中国之行。2008年,史泰德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美国人》。 本次展览为大家呈现了希帕画廊和艺术家黄庆军、荣荣所收藏的弗兰克摄影原作,还呈现了影上书房所收藏的弗兰克出版物。伴随着这些珍贵作品,我们还集结了十三位(组)中国摄影师的作品一同展示。莫毅和韩磊分别于1980年代初期和中后期开始进行摄影创作,当时中国人对弗兰克知之甚少,但却在精神和气质上体现出了某种共鸣。魏来、卢恒、王轶庶、黄庆军都曾拜访过弗兰克在纽约的工作室,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他们的作品得到了弗兰克的认可和鼓励;曾翰和骆丹都进行了“在路上”的游走式拍摄,他们从弗兰克和“垮掉派”那里获得了精神层面的感召;陈荣辉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弗兰克基金会·常玉奖学金基金”赞助,旅美求学的他也和弗兰克一样,保持了异乡人的观察视角;朱浩、鸟头小组、姚瑶和周强的摄影创作,分别在各自影像的时间感、秩序感、隐喻性和动态影像等多重方面体现出了与弗兰克的呼应。 这些艺术家形成了一组自1980年代以来近40年的中国摄影人的个体实验样本,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体现出了将摄影作为艺术语言的自觉性。他们在看向西方的同时,寻求着自身本土经验在世界艺术史中的价值对位。在这些可贵的探索过程中,中国的艺术创作者跨越了时空的局限,在不同时代和不同面向上,与罗伯特·弗兰克形成了复杂且细腻的震颤与共鸣。我们以此展览向罗伯特·弗兰克——这位具有开创精神摄影先驱致敬。

    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

     

    艺术家:陈荣辉、韩磊、黄庆军、卢恒、骆丹、莫毅、鸟头小组、王轶庶、魏来、姚瑶、曾翰、周强、朱浩

    策展人:今木

     

    2019年9月9日,瑞士裔美国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1924—2019)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海边的家中逝世,世界各大媒体、相关画廊和机构、艺术家纷纷发文悼念。一位摄影师的离世能够引起如此之大的关注实属罕见。罗伯特·弗兰克被誉为曾经改变西方摄影史发展方向的人,他最为著名的由83张照片构成的摄影集《美国人》(The Americans)被奉为颠覆传统的摄影经典。该影集1958年第一次在法国出版,1959年第一次在美国出版,西方摄影的发展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拐点,此后的几代摄影人朝多个方向开疆拓土,构成了20世纪后半叶摄影多元化发展的主要形态。曾经为《纽约时报》撰稿超过15年的著名摄影评论家菲利普·盖夫特(Philip Gefter)认为,弗兰克凭这本摄影集改变了摄影对客观世界的记录这一主要原则:“他的照片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环境中的普通人,而且他的这种记录既是关于其个人体验的,也是关于拍摄对象本身的。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他彻底改变了照片的样貌以及摄影图像的内容。”英国《Time Out》杂志评价弗兰克为:一位重新定义了视觉实践本质的艺术家。 然而,《美国人》问世之初却在美国遭遇了抵触,当时不少批评家和主流媒体认为,弗兰克丑化了这个蒸蒸日上的国家,美国《大众摄影》这样评价他的照片:“毫无意义的虚焦和粗颗粒,混乱的曝光,醉汉般的视野,平庸的凌乱。”的确,在内容上,《美国人》无法代表全部美国,它只是呈现出了与当时《生活》(Life)等主流媒体中充满乐观的美国截然不同的一面,但批评却将矛头指向了作品的画面表达。对此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约翰·萨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认为,当时已有不少人使用摄影来反映美国的社会问题,但并没有遭遇如此批评。他说:“美国人对这本影集反应不一,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的主题……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而是这些问题的描述方式看起来更难以被接受、更悲观。在这些图像中,有一种尖锐的苦涩感。当然,我们能从中学到的并不是如何在照片中去表现这种苦涩,而是认识到摄影媒介本身更具可塑性,它比我们曾经对它的理解有着更加宽泛的开放性。”可以看出,萨考夫斯基在他的解释中指明了其中的真正缘由:影像叙事方法的改变。包括拉尔夫·吉布森、埃里克·索斯等许多不同年龄段的知名摄影艺术家,都对自己从弗兰克那里获得的影响和启发直言不讳,可见弗兰克的影响力持续塑造着当代摄影的发展样貌。 弗兰克被介绍到中国的时间起始于1980年代末,而当时摄影在中国所处的语境也与西方不同。在1980年代以前,摄影大多被作为一种工具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即使在中国摄影人个体观察意识觉醒之后,这种认知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惯性并持续至今。1988年,台湾摄影师阮义忠在大陆出版了《当代摄影大师》一书,这本书介绍了20位重要的西方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也位列其中。很多人是通过这本书第一次知道了罗伯特·弗兰克,并在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比对中来尝试理解他的作品。摄影大师的罗列虽然有助于扩展视野,但也导致了中国人对西方摄影史中具有历时性的脉络演进和师承关系缺乏了解。1989年至1992年,弗兰克的名字曾零星出现于《现代摄影》杂志上,但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他的判断还存在含混与偏差。1994年8月,《中国摄影》杂志通过黄少华编译的“世界纪实大师介绍”系列文章的第九篇《冷峻的纪实》一文,详细地向读者介绍了罗伯特·弗兰克,并发表了他的少量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将他与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盖瑞·温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和黛安·阿勃丝(Diane Arbus)这三位“新纪实”摄影师放在了一起,并指出了弗兰克的摄影与较早的社会纪实摄影和报道摄影之间的差异。到了2000年前后,包括摄影集《美国人》在内的大量外国原版画册频繁出现在国内摄影人的视野中,摄影史的书籍也多了起来,人们对弗兰克的艺术思想逐渐有了清晰准确的认知,期刊杂志的报道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人们对弗兰克的进一步了解。2007年,在策展人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的努力下,弗兰克和妻子琼·丽芙(June Leaf)参加了当年的平遥摄影大展,达成了他们唯一一次中国之行。2008年,史泰德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美国人》。 本次展览为大家呈现了希帕画廊和艺术家黄庆军、荣荣所收藏的弗兰克摄影原作,还呈现了影上书房所收藏的弗兰克出版物。伴随着这些珍贵作品,我们还集结了十三位(组)中国摄影师的作品一同展示。莫毅和韩磊分别于1980年代初期和中后期开始进行摄影创作,当时中国人对弗兰克知之甚少,但却在精神和气质上体现出了某种共鸣。魏来、卢恒、王轶庶、黄庆军都曾拜访过弗兰克在纽约的工作室,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他们的作品得到了弗兰克的认可和鼓励;曾翰和骆丹都进行了“在路上”的游走式拍摄,他们从弗兰克和“垮掉派”那里获得了精神层面的感召;陈荣辉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弗兰克基金会·常玉奖学金基金”赞助,旅美求学的他也和弗兰克一样,保持了异乡人的观察视角;朱浩、鸟头小组、姚瑶和周强的摄影创作,分别在各自影像的时间感、秩序感、隐喻性和动态影像等多重方面体现出了与弗兰克的呼应。 这些艺术家形成了一组自1980年代以来近40年的中国摄影人的个体实验样本,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体现出了将摄影作为艺术语言的自觉性。他们在看向西方的同时,寻求着自身本土经验在世界艺术史中的价值对位。在这些可贵的探索过程中,中国的艺术创作者跨越了时空的局限,在不同时代和不同面向上,与罗伯特·弗兰克形成了复杂且细腻的震颤与共鸣。我们以此展览向罗伯特·弗兰克——这位具有开创精神摄影先驱致敬。

  • 策展人

    今   木

    今木,媒体工作者1984年出生于新疆,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 艺术家 罗伯特·弗兰克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1924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少年时期热爱艺术、文学、戏剧,并打下了扎实的摄影基础。1947年,罗伯特·弗兰克前往美国,在初步尝试了商业摄影之后,将摄影实践转向艺术创作,并与当时在美国活跃的一批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文学家、诗人互动频繁。1955年,在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等著名摄影师的推荐下,罗伯特·弗兰克成为了第一个获得美国'古根海姆基金'的欧洲摄影师。此后他在美国30个州之间进行了超过一万公里的旅行,总计拍摄了28000张底片,最终选出了83张照片集结成册,取名为《美国人》(The Americans)。1958年,《美国人》由法国出版商罗伯特·德尔皮尔(Robert Delpire)在欧洲首次出版,次年由格罗夫出版社(Grove Press)在美国出版,同时收入由'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撰写的前言。此后,又由光圈、史泰德等出版社多次再版,该影集的摄影风格对此后几十年的西方摄影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西方摄影发展史上的转折之作。1959年起,罗伯特·弗兰克将创作方向转向电影,此后的50年中,他陆续拍摄了约20部影片,拥有摄影师和制片人的双重身份。1975年,罗伯特·弗兰克与妻子前往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马布海边隐居,并进行了新的摄影创作。1994年10月,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为罗伯特·弗兰克举行了最全面的大型回顾展《出动》(Moving Out),这是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第一次为尚在世的摄影师举办个人回顾展,他被誉为是曾经改变了摄影史发展方向的人。2019年9月9日罗伯特·弗兰克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家中逝世,享年94岁。

    艺术家

    罗伯特·弗兰克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1924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少年时期热爱艺术、文学、戏剧,并打下了扎实的摄影基础。1947年,罗伯特·弗兰克前往美国,在初步尝试了商业摄影之后,将摄影实践转向艺术创作,并与当时在美国活跃的一批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文学家、诗人互动频繁。1955年,在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等著名摄影师的推荐下,罗伯特·弗兰克成为了第一个获得美国"古根海姆基金"的欧洲摄影师。此后他在美国30个州之间进行了超过一万公里的旅行,总计拍摄了28000张底片,最终选出了83张照片集结成册,取名为《美国人》(The Americans)。1958年,《美国人》由法国出版商罗伯特·德尔皮尔(Robert Delpire)在欧洲首次出版,次年由格罗夫出版社(Grove Press)在美国出版,同时收入由"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撰写的前言。此后,又由光圈、史泰德等出版社多次再版,该影集的摄影风格对此后几十年的西方摄影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西方摄影发展史上的转折之作。1959年起,罗伯特·弗兰克将创作方向转向电影,此后的50年中,他陆续拍摄了约20部影片,拥有摄影师和制片人的双重身份。1975年,罗伯特·弗兰克与妻子前往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马布海边隐居,并进行了新的摄影创作。1994年10月,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为罗伯特·弗兰克举行了最全面的大型回顾展《出动》(Moving Out),这是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第一次为尚在世的摄影师举办个人回顾展,他被誉为是曾经改变了摄影史发展方向的人。2019年9月9日罗伯特·弗兰克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家中逝世,享年94岁。

  • 艺术家 陈荣辉 出生于1989年,摄影师,曾担任澎湃新闻英文版Sixth Tone视觉总监。2015年,作品《圣诞工厂》获得第5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当代热点类单幅二等奖;2017年,作品《空城计》获第6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2018年获第10届三影堂摄影奖ALPA奖,同年获得荷兰FOAM摄影博物馆保罗胡夫奖提名(Paul Huf Award);2019年,作品《空城计》获得连州摄影节青年摄影师大奖。现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摄影系攻读研究生。

    艺术家

    陈荣辉

    出生于1989年,摄影师,曾担任澎湃新闻英文版Sixth Tone视觉总监。2015年,作品《圣诞工厂》获得第5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当代热点类单幅二等奖;2017年,作品《空城计》获第6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2018年获第10届三影堂摄影奖ALPA奖,同年获得荷兰FOAM摄影博物馆保罗胡夫奖提名(Paul Huf Award);2019年,作品《空城计》获得连州摄影节青年摄影师大奖。现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摄影系攻读研究生。

  • 艺术家 韩磊 1967年生于河南开封,1985年至1989 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就读,1986年开始摄影创作,1991年至1993年间曾担任《现代摄影》杂志美术编辑。自1994年起,韩磊的作品频繁在国内及世界各地展出,包括布鲁塞尔艺术节、罗马摄影节、布拉格美术馆、连州国际摄影节等。1996年,韩磊在北京举办个展《疏离》,1998年韩磊获得美国琼斯母亲纪实摄影奖(Mother Jones Documentary Award)。至今,韩磊已经在北京、上海、重庆、香港、纽约、巴黎等多座城市的画廊和艺术机构举办个展和参加群展。现工作、生活于郑州。

    艺术家

    韩磊

    1967年生于河南开封,1985年至1989 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就读,1986年开始摄影创作,1991年至1993年间曾担任《现代摄影》杂志美术编辑。自1994年起,韩磊的作品频繁在国内及世界各地展出,包括布鲁塞尔艺术节、罗马摄影节、布拉格美术馆、连州国际摄影节等。1996年,韩磊在北京举办个展《疏离》,1998年韩磊获得美国琼斯母亲纪实摄影奖(Mother Jones Documentary Award)。至今,韩磊已经在北京、上海、重庆、香港、纽约、巴黎等多座城市的画廊和艺术机构举办个展和参加群展。现工作、生活于郑州。

  • 艺术家 卢恒 1978年生于广西桂林,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后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过图片摄影,曾做过研发工程师,摄影杂志编辑,商业杂志图片编辑,摄影师,曾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起程》个展,2009年参加连州国际摄影联展、2016年在北京参加《我的放大机》、《我的放大机Ⅱ》联展。2015年在上海参加《L'esthétique美学》群展,作品曾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现定居于瑞士日内瓦。

    艺术家 

    卢恒 

    1978年生于广西桂林,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后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过图片摄影,曾做过研发工程师,摄影杂志编辑,商业杂志图片编辑,摄影师,曾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起程》个展,2009年参加连州国际摄影联展、2016年在北京参加《我的放大机》、《我的放大机Ⅱ》联展。2015年在上海参加《L'esthétique美学》群展,作品曾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现定居于瑞士日内瓦。

  • 艺术家 骆丹 骆丹,1968年出生于中国重庆,199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展览和摄影节,作品《素歌》系列获得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摄影类大奖(2013年);2011年,荣获候登科纪实摄影奖、大理国际摄影节的最佳新锐摄影师,TOP20-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北方,南方》系列作品获得连州国际摄影节的年度最佳艺术家金奖(2008)。出版有《318国道》、《北方,南方》、《中国当代摄影图录 骆丹》等画册。作品被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美国特尼摄影基金会、巴黎兴业银行、美国富达投资等多家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骆丹现在生活、工作于中国四川成都。

    艺术家

    骆丹

    骆丹,1968年出生于中国重庆,199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展览和摄影节,作品《素歌》系列获得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摄影类大奖(2013年);2011年,荣获候登科纪实摄影奖、大理国际摄影节的最佳新锐摄影师,TOP20-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北方,南方》系列作品获得连州国际摄影节的年度最佳艺术家金奖(2008)。出版有《318国道》、《北方,南方》、《中国当代摄影图录 骆丹》等画册。作品被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美国特尼摄影基金会、巴黎兴业银行、美国富达投资等多家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骆丹现在生活、工作于中国四川成都。

  • 艺术家 鸟头小组 鸟头小组成立于 2004 年,由宋涛(b.1979)和季炜煜(b.1980)组成,'鸟头'源自一次为文件命名而来的随意键盘敲击。鸟头以摄影为创作基础而不被摄影所框限。他们的镜头捕捉任何能涉及的事物,将关于他们自身的成长思考逐渐内化到他们的图像语境中。他们结合照片矩阵,拼贴,装裱,装置,摄影书写各种对于照片的使用方式,在不同的展览空间和环境中呈现多个自我更新进化的'鸟头世界'。 重要展览:生活城市 , 泰特现代美术馆 , 伦敦(2017);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 深圳(2017);第六届莫斯科双年展 , 莫斯科 , 俄罗斯(2015);2013年被首届 HUGO BOSS 亚洲艺术大奖提名入围;2012 新摄影,MoMA,纽约,美国(2012);重新发电...

    艺术家

    鸟头小组

    鸟头小组成立于 2004 年,由宋涛(b.1979)和季炜煜(b.1980)组成,"鸟头"源自一次为文件命名而来的随意键盘敲击。鸟头以摄影为创作基础而不被摄影所框限。他们的镜头捕捉任何能涉及的事物,将关于他们自身的成长思考逐渐内化到他们的图像语境中。他们结合照片矩阵,拼贴,装裱,装置,摄影书写各种对于照片的使用方式,在不同的展览空间和环境中呈现多个自我更新进化的"鸟头世界"。

    重要展览:生活城市 , 泰特现代美术馆 , 伦敦(2017);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 深圳(2017);第六届莫斯科双年展 , 莫斯科 , 俄罗斯(2015);2013年被首届 HUGO BOSS 亚洲艺术大奖提名入围;2012 新摄影,MoMA,纽约,美国(2012);重新发电 - 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2);光国,第 54 届威尼斯双年展 主题展,威尼斯,意大利(2011);2011 艺术家档案 东京国家艺术中心当代艺术年展,国家艺术中心,东京,日本(2011)。同时很多作品也被伦敦泰特美术馆、奥斯陆ASTRUP FEARNLEY 美术馆、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尤伦斯基金会等机构收藏。 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 艺术家 莫毅 1958年出生于西藏,1981年起自学摄影,1982年至2010年在天津生活。1980年代起,莫毅开始用相机在城市里'扫街',是中国大陆较早的明确将摄影用于先锋艺术实践的创作者。在装置、行为艺术等形式中,他有意识地保持了创作行为的摄影属性。他的创作核心围绕社会文化、历史反思、城市变迁及对自我身体的探索展开。莫毅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的个人展览和群展中展出,作品曾被英国泰特美术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等多个机构及个人收藏。

    艺术家

    莫毅  

    1958年出生于西藏,1981年起自学摄影,1982年至2010年在天津生活。1980年代起,莫毅开始用相机在城市里"扫街",是中国大陆较早的明确将摄影用于先锋艺术实践的创作者。在装置、行为艺术等形式中,他有意识地保持了创作行为的摄影属性。他的创作核心围绕社会文化、历史反思、城市变迁及对自我身体的探索展开。莫毅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的个人展览和群展中展出,作品曾被英国泰特美术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等多个机构及个人收藏。  

  • 艺术家 王轶庶 1973年出生于甘肃,籍贯辽宁,199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南方周末》摄影记者,现为自由摄影师。王轶庶是 2010 年度马格南图片社基金获得者,出版过个人作品集《可能》、《BORDERLESS》等。其摄影作品在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摄影博览会(Paris Photo),纽约AIPAD摄影博览会、旧金山国际摄影博览会、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等多个重要展览中展出,并为多家机构所收藏。现工作、生活于浙江和上海。

    艺术家

    王轶庶

    1973年出生于甘肃,籍贯辽宁,199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南方周末》摄影记者,现为自由摄影师。王轶庶是 2010 年度马格南图片社基金获得者,出版过个人作品集《可能》、《BORDERLESS》等。其摄影作品在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摄影博览会(Paris Photo),纽约AIPAD摄影博览会、旧金山国际摄影博览会、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等多个重要展览中展出,并为多家机构所收藏。现工作、生活于浙江和上海。

  • 艺术家 魏来 1973年11月生于吉林。大学期间曾学习金融,毕业后从事平面设计,业余主要精力用于摄影。魏来的作品以银盐材料为主,曾发表于《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摄影之友》、《大众摄影》、《摄影世界》、《上海摄影》等媒体。 2005年、2009年参加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06年参加在北京宋庄美术馆举办的《天地间--现实主义的记忆》摄影展,2007年参加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2005年、2007年、2008年在北京举办三次个展,2009年、2016年在北京参加《我的放大机》、《我的放大机Ⅱ》联展。2011年在杭州参加TOP 20 2011 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2015年在上海参加《L'esthétique美学》群展, 2017年组照《昨天也遥远》获得2017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现工作生活于长春。

    艺术家

    魏来

    1973年11月生于吉林。大学期间曾学习金融,毕业后从事平面设计,业余主要精力用于摄影。魏来的作品以银盐材料为主,曾发表于《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摄影之友》、《大众摄影》、《摄影世界》、《上海摄影》等媒体。

    2005年、2009年参加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06年参加在北京宋庄美术馆举办的《天地间--现实主义的记忆》摄影展,2007年参加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2005年、2007年、2008年在北京举办三次个展,2009年、2016年在北京参加《我的放大机》、《我的放大机Ⅱ》联展。2011年在杭州参加TOP 20 2011 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2015年在上海参加《L'esthétique美学》群展, 2017年组照《昨天也遥远》获得2017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现工作生活于长春。

  • 艺术家 姚瑶 摄影师、编辑,生活工作于上海。她评论摄影展览及作品,访谈中外摄影艺术家,文章发表在《文汇报》《东方早报》《中国摄影》《周末画报》《大都市Numéro》《IDEAT理想家》等;同时,她也长期进行摄影创作,曾在上海衡山·和集、上海IG映界·影像艺术馆、上海寄存处 De Pot、OPEN MUJI 无印良品上海旗舰店举办个展,作品亦曾参展影像艺术博览会、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

    艺术家

    姚瑶

    摄影师、编辑,生活工作于上海。她评论摄影展览及作品,访谈中外摄影艺术家,文章发表在《文汇报》《东方早报》《中国摄影》《周末画报》《大都市Numéro》《IDEAT理想家》等;同时,她也长期进行摄影创作,曾在上海衡山·和集、上海IG映界·影像艺术馆、上海寄存处 De Pot、OPEN MUJI 无印良品上海旗舰店举办个展,作品亦曾参展影像艺术博览会、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

  • 艺术家 曾翰 1974年生于广东。1997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2009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全球摄影'项目。1997年至2008年,曾任《新快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摄影记者、编辑,《城市画报》图片总监。现为自由艺术家和独立策展人。 作品曾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美术馆、艺术双年展、摄影节、画廊等举办展览;其中在2019年,《真山水》,第15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连州; 2014年,《TROUBLE IN PARADISE/酷山水》,亚洲艺术研究所,芝加哥,美国;2008年,《叫魂》,M97画廊,上海;2007年,《后纪实》,上海美术馆等做过多场个展。2019年,《天桥-交叉的经验》,武汉美术馆,武汉 ;2018年,《超时空》影像展,多伦美术馆,上海 ;2016年,第三届当代水墨空间:变相--水墨的维度,广东美术馆,广州;2016年,'中国私语'希克收藏展,伯尔尼美术馆,伯尔尼,瑞士等参加多个群展。并且多个系列作品被上海美术馆、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等机构和各国收藏家收藏。 2011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TOP20·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奖等奖项。作为策展人,曾任2017年广州影像三年展策展人;2012新加坡国际摄影节策展人;2011年获第三届大理国际影会策展人,金翅鸟最佳策展人奖 ;2005年获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策展人,获年度杰出策展人奖。

    艺术家

    曾翰

    1974年生于广东。1997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2009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全球摄影"项目。1997年至2008年,曾任《新快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摄影记者、编辑,《城市画报》图片总监。现为自由艺术家和独立策展人。

    作品曾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美术馆、艺术双年展、摄影节、画廊等举办展览;其中在2019年,《真山水》,第15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连州; 2014年,《TROUBLE IN PARADISE/酷山水》,亚洲艺术研究所,芝加哥,美国;2008年,《叫魂》,M97画廊,上海;2007年,《后纪实》,上海美术馆等做过多场个展。2019年,《天桥-交叉的经验》,武汉美术馆,武汉 ;2018年,《超时空》影像展,多伦美术馆,上海 ;2016年,第三届当代水墨空间:变相--水墨的维度,广东美术馆,广州;2016年,"中国私语"希克收藏展,伯尔尼美术馆,伯尔尼,瑞士等参加多个群展。并且多个系列作品被上海美术馆、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等机构和各国收藏家收藏。 2011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TOP20·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奖等奖项。作为策展人,曾任2017年广州影像三年展策展人;2012新加坡国际摄影节策展人;2011年获第三届大理国际影会策展人,金翅鸟最佳策展人奖 ;2005年获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策展人,获年度杰出策展人奖。

  • 艺术家 周强­ 1992年生于中国四川,现居四川成都。从2010年起开始他的摄影实践,此后一直在中国从事纪实摄影工作。作为一名新兴艺术家,曾获2019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2017露西摄影奖;入围2020第十二届三影堂摄影奖、2018和2019获玛格南基金提名。作品曾在巴黎、纽约、日本、柏林、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展出,并被收藏于机构和个人。

    艺术家

    周强­

    1992年生于中国四川,现居四川成都。从2010年起开始他的摄影实践,此后一直在中国从事纪实摄影工作。作为一名新兴艺术家,曾获2019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2017露西摄影奖;入围2020第十二届三影堂摄影奖、2018和2019获玛格南基金提名。作品曾在巴黎、纽约、日本、柏林、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展出,并被收藏于机构和个人。

  • 艺术家 朱浩 1969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九十年代初,曾在美国出版英汉对照俳句集《初霜》。主要摄影作品包括:《上海默片》、《影城》、《天堂后巷》、《光合图谱》、《相对湿度》;在国内外有多个个展并参展多个群展,曾参展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连州国际摄影节、韩国亚洲摄影双年展、澳大利亚帕斯国际摄影节等。出版有摄影集《影城》、《中国当代摄影图录 朱浩》。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艺术家

    朱浩

    1969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九十年代初,曾在美国出版英汉对照俳句集《初霜》。主要摄影作品包括:《上海默片》、《影城》、《天堂后巷》、《光合图谱》、《相对湿度》;在国内外有多个个展并参展多个群展,曾参展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连州国际摄影节、韩国亚洲摄影双年展、澳大利亚帕斯国际摄影节等。出版有摄影集《影城》、《中国当代摄影图录 朱浩》。现生活、工作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