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刘抗相册里1928年前后的福建影像 艺术家:刘抗 策展人 :王欣 刘抗(1911-2004),祖籍福建永春,新加坡先驱艺术家。六岁时随父母移居马来亚柔佛。1926年,刘抗从南洋来上海读高中。由于兴趣的驱使,那年夏天他报名参加了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暑期培训班。这次短暂的学习深深触动了他,转入秋季时,他成为了上海美专的正式学生。1928年-1932年,赴法国巴黎留学。1932年底回到上海,接受刘海粟的邀请在上海美专担任教职。1937年抗战爆发,刘抗重回马来亚。原本以为只是短暂的避走,不曾想直到1974年才得以重新回到中国看看。二战结束后,刘抗定居新加坡。刘抗一生除了绘画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爱好便是摄影,他辗转多地,相机从未离手,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影像。福建对于刘抗而言,不仅是南洋华人血缘和精神连接的故乡,同时也是他流连风光和缔结良缘的福地。1927年,上海美专因为学潮风波而停课关门,刘抗跟随同学及好友陈人浩(1908--1976)前往福州旅行,在陈人浩家寄宿了6个月,结识了陈人浩的妹妹陈人滨,待到离开福州时,两个年轻人已经确定了结婚的意向并得到了家族的祝福。1928年7月,从新华艺专毕业后,刘抗跟随陈人浩再次前往福州,并一路往南到达厦门观光旅游。这两次接连去福建是刘抗自六岁离家去南洋后的'首次'回乡,福建对于他而言既亲切又陌生。他用相机收录下了成年后对家乡的清晰记忆。 在刘抗的私人相册里保留了许多与福建关联的相片。此次展览挑选了其中的90多张左右。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福州,约59张。刘抗在福建停留的落脚点就是福州的陈人浩家里。在福州期间,刘抗与陈人浩的家人和朋友渐渐熟悉,特别是与他同辈的陈家兄弟姐妹。刘抗为他们拍摄了许多留影,他手里的相机为这个大家庭中年轻人的生活带来的新鲜的色彩。在福州的日常生活中,刘抗参加了当地的美术社团活动,比如美术展览会,并用相机记录了活动的场景。更多的时候,刘抗在陈人浩的陪同下在在福州四处闲逛,游览名胜,摄影留念。第二部分:厦门,约18张。1928那年夏,刘抗游览厦门,将厦门的城市风光、楼堂馆舍、风土人情收入镜头。南普陀寺、鼓浪屿、集美学校、厦门大学,虎溪岩等都常常出现在这次旅游的影集中。其中一些照片的拍摄指向了陈人浩的妹妹陈人滨。为了心中的恋人,刘抗特意拍摄厦门集美学校的女子师范宿舍楼,并挑选了一些颇为满意的照片,做好说明,寄给了陈人滨,与她分享厦门的所见所闻。同时,刘抗一方面作为回乡的赤子,同时也是旅行的观光客被定格在镜头中。这些照片与刘抗在上海和法国时期的摄影相较更日常,更朴素,但亦通过同一双年轻的眼睛为这个城市留下了独特的一瞥。从此,福建不仅是刘抗摄影实践的重要地理区域,同时也是他将所摄照片寄往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将各地风光收集起来寄给仍在福州念书的陈人滨。第三部分:美专里的福建同乡会,约14张。在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有相当多的福建籍同学,他们大多从福建直接来上海读书,也有像刘抗这样从南洋而来,祖籍福建的学生。美专的福建籍学生联系紧密,每当有同乡毕业时,大家都会聚拢邀请学校的福建籍老师一起摄影留念。这些集体留影也保存在刘抗的相册中。 此次《回家--刘抗相册里1928年前后的福建影像》展览,是刘抗1927、1928年两次'回家'在福建留下的影像作品,也是90年后的首次通过回家之旅而公开展示。照片的主人虽已离去,但照片中记录1928年前后的福建记忆却因一次次的翻看和展示而被激活,被唤醒。尽管刘抗的大半生定居新加坡,但对家乡的眷恋缠绕着他的一生。随着这些照片的回家,刘抗魂归故里。 图片鸣谢:新加坡刘抗家庭

     回家--刘抗相册里1928年前后的福建影像

     

    艺术家:刘抗

    策展人 :王欣

     

    刘抗(1911-2004),祖籍福建永春,新加坡先驱艺术家。六岁时随父母移居马来亚柔佛。1926年,刘抗从南洋来上海读高中。由于兴趣的驱使,那年夏天他报名参加了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暑期培训班。这次短暂的学习深深触动了他,转入秋季时,他成为了上海美专的正式学生。1928年-1932年,赴法国巴黎留学。1932年底回到上海,接受刘海粟的邀请在上海美专担任教职。1937年抗战爆发,刘抗重回马来亚。原本以为只是短暂的避走,不曾想直到1974年才得以重新回到中国看看。二战结束后,刘抗定居新加坡。刘抗一生除了绘画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爱好便是摄影,他辗转多地,相机从未离手,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影像。福建对于刘抗而言,不仅是南洋华人血缘和精神连接的故乡,同时也是他流连风光和缔结良缘的福地。1927年,上海美专因为学潮风波而停课关门,刘抗跟随同学及好友陈人浩(1908--1976)前往福州旅行,在陈人浩家寄宿了6个月,结识了陈人浩的妹妹陈人滨,待到离开福州时,两个年轻人已经确定了结婚的意向并得到了家族的祝福。1928年7月,从新华艺专毕业后,刘抗跟随陈人浩再次前往福州,并一路往南到达厦门观光旅游。这两次接连去福建是刘抗自六岁离家去南洋后的"首次"回乡,福建对于他而言既亲切又陌生。他用相机收录下了成年后对家乡的清晰记忆。

    在刘抗的私人相册里保留了许多与福建关联的相片。此次展览挑选了其中的90多张左右。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福州,约59张。刘抗在福建停留的落脚点就是福州的陈人浩家里。在福州期间,刘抗与陈人浩的家人和朋友渐渐熟悉,特别是与他同辈的陈家兄弟姐妹。刘抗为他们拍摄了许多留影,他手里的相机为这个大家庭中年轻人的生活带来的新鲜的色彩。在福州的日常生活中,刘抗参加了当地的美术社团活动,比如美术展览会,并用相机记录了活动的场景。更多的时候,刘抗在陈人浩的陪同下在在福州四处闲逛,游览名胜,摄影留念。第二部分:厦门,约18张。1928那年夏,刘抗游览厦门,将厦门的城市风光、楼堂馆舍、风土人情收入镜头。南普陀寺、鼓浪屿、集美学校、厦门大学,虎溪岩等都常常出现在这次旅游的影集中。其中一些照片的拍摄指向了陈人浩的妹妹陈人滨。为了心中的恋人,刘抗特意拍摄厦门集美学校的女子师范宿舍楼,并挑选了一些颇为满意的照片,做好说明,寄给了陈人滨,与她分享厦门的所见所闻。同时,刘抗一方面作为回乡的赤子,同时也是旅行的观光客被定格在镜头中。这些照片与刘抗在上海和法国时期的摄影相较更日常,更朴素,但亦通过同一双年轻的眼睛为这个城市留下了独特的一瞥。从此,福建不仅是刘抗摄影实践的重要地理区域,同时也是他将所摄照片寄往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将各地风光收集起来寄给仍在福州念书的陈人滨。第三部分:美专里的福建同乡会,约14张。在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有相当多的福建籍同学,他们大多从福建直接来上海读书,也有像刘抗这样从南洋而来,祖籍福建的学生。美专的福建籍学生联系紧密,每当有同乡毕业时,大家都会聚拢邀请学校的福建籍老师一起摄影留念。这些集体留影也保存在刘抗的相册中。

    此次《回家--刘抗相册里1928年前后的福建影像》展览,是刘抗1927、1928年两次"回家"在福建留下的影像作品,也是90年后的首次通过回家之旅而公开展示。照片的主人虽已离去,但照片中记录1928年前后的福建记忆却因一次次的翻看和展示而被激活,被唤醒。尽管刘抗的大半生定居新加坡,但对家乡的眷恋缠绕着他的一生。随着这些照片的回家,刘抗魂归故里。

     

    图片鸣谢:新加坡刘抗家庭

     

  • 厦门虎溪岩附近之景
  • 福州旭日艺术会部分会员合影
  • 厦门鸟瞰图
  • 艺术家 刘 抗 刘抗,1911——2004,福建永春人,著名画家,新加坡现代美术的创立者之一。 1926年来到上海,先后在上海美专和新华艺专求学。1928——1932年赴法国留学,留法期间与也同在法国游学的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缔结深厚的师生情谊,并于1932秋天接受刘海粟的邀请,回到上海美专任西画系教授。1937年移居马来亚,后定居新加坡。在新加坡开创“南洋画派”。他的作品长期陈列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摄影是刘抗一生中除了绘画之外的另一项重要的爱好和艺术实践。

    艺术家

    刘   抗

     

    刘抗,1911——2004,福建永春人,著名画家新加坡现代美术的创立者之一。

     

    1926年来到上海,先后在上海美专和新华艺专求学。1928——1932年赴法国留学,留法期间与也同在法国游学的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缔结深厚的师生情谊,并于1932秋天接受刘海粟的邀请,回到上海美专任西画系教授。1937年移居马来亚,后定居新加坡。在新加坡开创“南洋画派”。他的作品长期陈列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摄影是刘抗一生中除了绘画之外的另一项重要的爱好和艺术实践。

  • 策展人 王 欣 1976年出生,工作居住于上海。艺术史博士、上海中国画院学术典藏部主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艺术史和上海视觉文化研究。 参加的摄影项目有:《艺气风发--来自刘海粟和刘抗的相册》摄影展及出版、《来自上海--摄影现代性检证》展览及出版、《逝影流光--张才摄影展》展览及出版、《上海祭忆1980s--七位摄影师的影像记录》展览及出版、《上海之像1990s》摄影展、出版及论坛、策展《2013上海青年美术大展青年摄影单元》、负责出版项目《他们如何接纳摄影--刘海粟美术馆与摄影》。致力于上海画家和上海美专的历史影像研究。

    策展人

    王   欣

     

    1976年出生,工作居住于上海。艺术史博士、上海中国画院学术典藏部主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艺术史和上海视觉文化研究。

     

    参加的摄影项目有:《艺气风发--来自刘海粟和刘抗的相册》摄影展及出版、《来自上海--摄影现代性检证》展览及出版、《逝影流光--张才摄影展》展览及出版、《上海祭忆1980s--七位摄影师的影像记录》展览及出版、《上海之像1990s》摄影展、出版及论坛、策展《2013上海青年美术大展青年摄影单元》、负责出版项目《他们如何接纳摄影--刘海粟美术馆与摄影》。致力于上海画家和上海美专的历史影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