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嘉 换声区 策展人:李佳 摄影无声,但它真的同声音无关吗?是否存在一条通道,将分处两端的倾听和观看遥遥相连? 我们可以听到一张照片,或者看到它的声音吗?如何想象一种作为声音的照片,以及成为照片的声音?……如此种种,是李文嘉在他的个人项目“换声区”中尝试探寻的东西。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是第一次被提起,在《明室》快要结束的地方,罗兰·巴特以他一贯的散漫口吻,抛出了无头无尾、轻描淡写的一句:照片应该是无声的,嘈杂的照片,我不喜欢,这是一个音乐问题。然而果真如此吗,还是说照片的声音仅只关于音乐?至少, 对于李文嘉来说, 照片并不是无声的,照片的声音也不止于音乐:它更像是一种弥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声音背景,持续,充溢,混杂,微妙,不易被分割、指认和记忆,却是无处不在,永无休止,像是窃窃私语、簌簌响动、低吟或呼吸 。一种我们身处其中,却知之不多的声音,内在的,贯穿生命的声音。 借用一个声乐概念,展览标题暗示出声音在其中的位置。“换声区”意指人声在不同音域之间转换的关键点。像是布满暗礁的水域,歌唱的喉咙在这里常常遇上卡顿,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过渡得平稳和自然。换声区因此同身体相关,作为一项运用喉部和呼吸的技巧,也标示着身体的成长阶段:从童年到青年,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次从头部发音到胸腔发音的换声,它也藉此提醒我们:声音不仅关于聆听,还是表达和内在经验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多义的概念,与此相应,展览亦包含了较复杂的层次,不只是照片或照片的“声音”,还有纯粹的声音和有声的影像, 以及曲折的体验:观众在明亮的白盒子展厅中首先与照片相遇,经过一个转弯后,进入更封闭和昏暗的空间,被高低错落的有声影像环绕,而在最后的黑暗房间中,展览结束于艺术家的独白——一段被投射为整面墙大小的视频 ,伴随他朗读笔记的嗓音。从图像,到声音,再到伴随声音的图像和伴随图像的声音,在这里需要经历几次转换。 不过,究竟是什么让照片这种有形、固定和物质化的图像,与一段流动、不可捕捉、本质上无法物化的声音之间产生本质上的关联呢?“换声区”展出的摄影和影像,初看上去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共同的类别,或与某种特殊主题相关。它们不是关于声音的摄影,既不是对于声音表演或事件的纪录,也并非呈现那些发声之物或聆听者,似乎也无意通过构图或色彩的经营来制造出那种常被类比于音乐的视觉韵律——这些统一以“无题”为名的照片,仿佛只是如其所是地存在着。它们包括了平凡生活的各种局部,甚至,是那些以最轻微的方式进入我们意识的部分:街景,家具,人像,某处光影,某个角落, 透过结霜的窗口露出一角庭院;雾霭中一条截断的小道;一扇普通的门, 普通的房间,书桌,一个背影,零散的物件…… 与其说它们关于声音,不如说它们本身就是声音,无处不在、永无休止却难以被觉察。声音像空气,贯穿全部人类时间,即使在沉睡中也不会中断。声音在日常知觉体验中往往潜伏如背景或噪声。绝大多数声音,如同绝大部分的时间一样,只能以无意识的方式被我们经历,而无从被觉知、分辨、指认和记忆。“难道声音的特性就是经常与那些遗失的东西相连接?我们错过的同时,又捕捉到,它就像一直存在于那里一样”。(米歇尔·希翁,《声音》)可是,这样的描述不是同样适用于摄影吗?在某种程度上,它不也如此深深纠结于时间,专注于捕捞那些那些遗落于无意识的东西吗? 而这或许才是“无题”系列真正的主题,它试图追问在哪些地方摄影可以同声音共享相似的特质,一个关于时间的,共同的秘密。这些照片似乎也在发出声音,如果在它们旁边多停驻几秒,也许就会听到。比如,照片中那些被光线微弱照亮一隅的房间,那些蒙着乳色纱帘的窗口,即使无人,也不乏那种错觉:因为空气的震颤,传来遥远的市声。比如,这个系列中反复出现的一处门口,有时是整个门,有时只有窄窄一侧,不可见的树木在上面投下斑驳影子。这无法不让人想起另一位倾听声响的大师,在《追忆似水年华》一开头,普鲁斯特就讲述了栗子树的树叶摇动声是如何成为了树的“边界”,它们轻微的震颤,以最轻巧和细腻的方式,不打扰其余部分也不在树身上停留,而是始终保持擦身而过。声音就是这样出现,滑落,围绕着我们。而我们也无法即刻捕捉到它们的全部。声音不存在停顿,它需要时间进行自我表述。同样,这些照片似乎并不挂怀于制造那些决断性的、关键性的瞬间,似乎它们只是存在着,像万物,松弛而低沉。 以同样的方式,李文嘉在另一半展览中引入了他自己的声音,像是一个注脚。六台微型投影播放着来自同一个视频的不同段落,这里,艺术家在中景位置出现,分别在房间里、家门口、以及附近的草地上,喃喃念着隔离期间写下的日记。在这个部分,摄影没有出现,在场的是与之有关的声音-话语。视觉性和能见范围被尽量压低了,肉粉色的房间墙壁带来亲密感和对于身体的联想,在这个换声区里,声音既非来自外部,也非来自内部,而是产生在二者的交汇处,这个混杂地带只能是我们的身体。于是,在展览的最后一幕,图像几乎完全地转化为单纯的声音,外部的距离似乎已消弭在被放大的,朗读着的口唇,捏着纸页的手指的颤动所占据的,声音的光与影之中。 文/李佳

    李文嘉

    换声区

     

    策展人:李佳

     

    摄影无声,但它真的同声音无关吗?是否存在一条通道,将分处两端的倾听和观看遥遥相连? 我们可以听到一张照片,或者看到它的声音吗?如何想象一种作为声音的照片,以及成为照片的声音?……如此种种,是李文嘉在他的个人项目“换声区”中尝试探寻的东西。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是第一次被提起,在《明室》快要结束的地方,罗兰·巴特以他一贯的散漫口吻,抛出了无头无尾、轻描淡写的一句:照片应该是无声的,嘈杂的照片,我不喜欢,这是一个音乐问题。然而果真如此吗,还是说照片的声音仅只关于音乐?至少, 对于李文嘉来说, 照片并不是无声的,照片的声音也不止于音乐:它更像是一种弥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声音背景,持续,充溢,混杂,微妙,不易被分割、指认和记忆,却是无处不在,永无休止,像是窃窃私语、簌簌响动、低吟或呼吸 。一种我们身处其中,却知之不多的声音,内在的,贯穿生命的声音。

     

    借用一个声乐概念,展览标题暗示出声音在其中的位置。“换声区”意指人声在不同音域之间转换的关键点。像是布满暗礁的水域,歌唱的喉咙在这里常常遇上卡顿,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过渡得平稳和自然。换声区因此同身体相关,作为一项运用喉部和呼吸的技巧,也标示着身体的成长阶段:从童年到青年,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次从头部发音到胸腔发音的换声,它也藉此提醒我们:声音不仅关于聆听,还是表达和内在经验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多义的概念,与此相应,展览亦包含了较复杂的层次,不只是照片或照片的“声音”,还有纯粹的声音和有声的影像, 以及曲折的体验:观众在明亮的白盒子展厅中首先与照片相遇,经过一个转弯后,进入更封闭和昏暗的空间,被高低错落的有声影像环绕,而在最后的黑暗房间中,展览结束于艺术家的独白——一段被投射为整面墙大小的视频 ,伴随他朗读笔记的嗓音。从图像,到声音,再到伴随声音的图像和伴随图像的声音,在这里需要经历几次转换。

     

    不过,究竟是什么让照片这种有形、固定和物质化的图像,与一段流动、不可捕捉、本质上无法物化的声音之间产生本质上的关联呢?“换声区”展出的摄影和影像,初看上去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共同的类别,或与某种特殊主题相关。它们不是关于声音的摄影,既不是对于声音表演或事件的纪录,也并非呈现那些发声之物或聆听者,似乎也无意通过构图或色彩的经营来制造出那种常被类比于音乐的视觉韵律——这些统一以“无题”为名的照片,仿佛只是如其所是地存在着。它们包括了平凡生活的各种局部,甚至,是那些以最轻微的方式进入我们意识的部分:街景,家具,人像,某处光影,某个角落, 透过结霜的窗口露出一角庭院;雾霭中一条截断的小道;一扇普通的门, 普通的房间,书桌,一个背影,零散的物件…… 与其说它们关于声音,不如说它们本身就是声音,无处不在、永无休止却难以被觉察。声音像空气,贯穿全部人类时间,即使在沉睡中也不会中断。声音在日常知觉体验中往往潜伏如背景或噪声。绝大多数声音,如同绝大部分的时间一样,只能以无意识的方式被我们经历,而无从被觉知、分辨、指认和记忆。“难道声音的特性就是经常与那些遗失的东西相连接?我们错过的同时,又捕捉到,它就像一直存在于那里一样”。(米歇尔·希翁,《声音》)可是,这样的描述不是同样适用于摄影吗?在某种程度上,它不也如此深深纠结于时间,专注于捕捞那些那些遗落于无意识的东西吗?

     

    而这或许才是“无题”系列真正的主题,它试图追问在哪些地方摄影可以同声音共享相似的特质,一个关于时间的,共同的秘密。这些照片似乎也在发出声音,如果在它们旁边多停驻几秒,也许就会听到。比如,照片中那些被光线微弱照亮一隅的房间,那些蒙着乳色纱帘的窗口,即使无人,也不乏那种错觉:因为空气的震颤,传来遥远的市声。比如,这个系列中反复出现的一处门口,有时是整个门,有时只有窄窄一侧,不可见的树木在上面投下斑驳影子。这无法不让人想起另一位倾听声响的大师,在《追忆似水年华》一开头,普鲁斯特就讲述了栗子树的树叶摇动声是如何成为了树的“边界”,它们轻微的震颤,以最轻巧和细腻的方式,不打扰其余部分也不在树身上停留,而是始终保持擦身而过。声音就是这样出现,滑落,围绕着我们。而我们也无法即刻捕捉到它们的全部。声音不存在停顿,它需要时间进行自我表述。同样,这些照片似乎并不挂怀于制造那些决断性的、关键性的瞬间,似乎它们只是存在着,像万物,松弛而低沉。

     

    以同样的方式,李文嘉在另一半展览中引入了他自己的声音,像是一个注脚。六台微型投影播放着来自同一个视频的不同段落,这里,艺术家在中景位置出现,分别在房间里、家门口、以及附近的草地上,喃喃念着隔离期间写下的日记。在这个部分,摄影没有出现,在场的是与之有关的声音-话语。视觉性和能见范围被尽量压低了,肉粉色的房间墙壁带来亲密感和对于身体的联想,在这个换声区里,声音既非来自外部,也非来自内部,而是产生在二者的交汇处,这个混杂地带只能是我们的身体。于是,在展览的最后一幕,图像几乎完全地转化为单纯的声音,外部的距离似乎已消弭在被放大的,朗读着的口唇,捏着纸页的手指的颤动所占据的,声音的光与影之中。

     

    文/李佳

  • 艺术家:李文嘉 1993年出生于上海,是一位主要使用摄影和文字媒介创作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从文化体系中的细微差别出发,通过再创作、交流和误译,以一种反思性的方式来探讨文化系统以及语言伦理。他于芝加哥艺术学院和罗格斯大学分别获得艺术学士和硕士学位。 参与的展览和放映活动包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20)、佐治亚大学(雅典,2020)、平地电影节(冰岛,2019)、电影资料档案馆(纽约,2019)、“座机”(芝加哥,2019)、艾布朗艺术中心(纽约,2018)、贝尔法斯特国际摄影节(爱尔兰贝尔法斯特,2017)、哥伦比亚大学LeRoy Neiman Gallery画廊(纽约,2014)、阿尔斯特博物馆(爱尔兰,2014)等。李文嘉曾获得阿姆斯特丹皇家阿尔斯特学院肖像奖,并获得费城摄影艺术中心、三角艺术协会(Triangle Arts Association)、斯图加特艺术家之家(Künstlerhaus Stuttgart)等机构的奖金和驻留。

    艺术家:李文嘉

     

    1993年出生于上海,是一位主要使用摄影和文字媒介创作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从文化体系中的细微差别出发,通过再创作、交流和误译,以一种反思性的方式来探讨文化系统以及语言伦理。他于芝加哥艺术学院和罗格斯大学分别获得艺术学士和硕士学位。

     

    参与的展览和放映活动包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20)、佐治亚大学(雅典,2020)、平地电影节(冰岛,2019)、电影资料档案馆(纽约,2019)、“座机”(芝加哥,2019)、艾布朗艺术中心(纽约,2018)、贝尔法斯特国际摄影节(爱尔兰贝尔法斯特,2017)、哥伦比亚大学LeRoy Neiman Gallery画廊(纽约,2014)、阿尔斯特博物馆(爱尔兰,2014)等。李文嘉曾获得阿姆斯特丹皇家阿尔斯特学院肖像奖,并获得费城摄影艺术中心、三角艺术协会(Triangle Arts Association)、斯图加特艺术家之家(Künstlerhaus Stuttgart)等机构的奖金和驻留。

     
  • 策展人:李佳 李佳是一名生活在北京的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写作者,译者。她曾于北京大学取得法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和艺术学硕士。 她在艺术行业有十余年工作经验,曾任泰康空间高级策展人(2015-2020),佩斯北京画廊副总监(2012-2015)等。李佳曾策划/联合策划有群展、个展二十余场,包括“故乡:海波和他的北方”(坪山美术馆,深圳,2020)、“饥饿地理”(泰康空间,北京,2019-2010)、“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长征空间,北京,2019)、“制性造别”(泰康空间,北京,2018)、“漂流”(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2018)等。 她于2017年获第一届Hyundai Blue Prize创意能量大奖。她是2021年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奖助金获得者,并将于2022年赴日完成奖助研究计划。 李佳是《艺术论坛》、 《LEAP艺术界》和《燃点》杂志等国内外艺术刊物的长期撰稿人,艺术评论亦发表《艺术论坛》、《亚太艺术杂志》、《Flash Art》、《YISHU》等国际刊物。

    策展人:李佳 

     

    李佳是一名生活在北京的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写作者,译者。她曾于北京大学取得法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和艺术学硕士。

     

    她在艺术行业有十余年工作经验,曾任泰康空间高级策展人(2015-2020),佩斯北京画廊副总监(2012-2015)等。李佳曾策划/联合策划有群展、个展二十余场,包括“故乡:海波和他的北方”(坪山美术馆,深圳,2020)、“饥饿地理”(泰康空间,北京,2019-2010)、“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长征空间,北京,2019)、“制性造别”(泰康空间,北京,2018)、“漂流”(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2018)等。 她于2017年获第一届Hyundai Blue Prize创意能量大奖。她是2021年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奖助金获得者,并将于2022年赴日完成奖助研究计划。

     

    李佳是《艺术论坛》、 《LEAP艺术界》和《燃点》杂志等国内外艺术刊物的长期撰稿人,艺术评论亦发表《艺术论坛》、《亚太艺术杂志》、《Flash Art》、《YISHU》等国际刊物。

     
  • 李文嘉,《无题(夜晚琴声)》,2021年。收藏级艺术微喷,30cm x 38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李文嘉,《无题(雷克雅未克,冰岛)》,2017年。收藏级艺术微喷,101cm x 127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李文嘉,《无题(旧金山大巴上)》,2020年。收藏级艺术微喷,50cm x 63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