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的空间 若以视觉为尺度感知世界,那么记忆的视觉化便是一场寻梦的旅程。本次展览是影像艺术家徐晓伟近十年来最重要的创作呈现。他以非线性叙事结构和当代影像语言重构记忆的空间,镜头下的人、物、事与时空看似荒诞,却在怪异中揭示了后网络时代的存在之真。影影绰绰间,徐晓伟的个人记忆与时代精神交织闪现——人与世界彼此融入又相互异化,使得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在徐晓伟的记忆空间中,光影的质感、镜头的叙事与人物的交织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势能与场域,令作品与观众及环境产生量子纠缠般的互动。 国际摄影大师罗杰·拜伦观赏徐晓伟作品时由衷感叹:“一言以蔽之,晓伟的作品令人钦佩地呈现了现代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在集体记忆的框架下,揭示了传统与进步、荒诞与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透过这样的视角,我不仅找到了与艺术家徐晓伟的共鸣,也看到了映照自身艺术旅程的一面镜子。” 希望本次展览能为观众呈现这一时代的某种集体视觉记忆,引发共鸣,在荒诞的存在中寻得人性的光辉与希望。 文 / 龚之允

    记忆的空间

     

    若以视觉为尺度感知世界,那么记忆的视觉化便是一场寻梦的旅程。本次展览是影像艺术家徐晓伟近十年来最重要的创作呈现。他以非线性叙事结构和当代影像语言重构记忆的空间,镜头下的人、物、事与时空看似荒诞,却在怪异中揭示了后网络时代的存在之真。影影绰绰间,徐晓伟的个人记忆与时代精神交织闪现——人与世界彼此融入又相互异化,使得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在徐晓伟的记忆空间中,光影的质感、镜头的叙事与人物的交织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势能与场域,令作品与观众及环境产生量子纠缠般的互动。

     

    国际摄影大师罗杰·拜伦观赏徐晓伟作品时由衷感叹:“一言以蔽之,晓伟的作品令人钦佩地呈现了现代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在集体记忆的框架下,揭示了传统与进步、荒诞与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透过这样的视角,我不仅找到了与艺术家徐晓伟的共鸣,也看到了映照自身艺术旅程的一面镜子。”

     

    希望本次展览能为观众呈现这一时代的某种集体视觉记忆,引发共鸣,在荒诞的存在中寻得人性的光辉与希望。

     

    / 龚之允

  • 艺术家:徐晓伟 摄影师/影像艺术家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与众多的时尚品牌和杂志如《Vogue》, 《Bazaar,》 《Elle》, 《L'Officiel》, 《Figaro》有紧密合作。与此同时,他还与一些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合作,并创作了一系列以摄影为基础的艺术作品,实现了职业摄影师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联动。他的作品曾获得Communication Arts时尚摄影大奖、巴黎PX3摄影金奖等国际奖项。

    艺术家:徐晓伟

     

    摄影师/影像艺术家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与众多的时尚品牌和杂志如《Vogue》, 《Bazaar,》 《Elle》, 《L'Officiel》, 《Figaro》有紧密合作。与此同时,他还与一些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合作,并创作了一系列以摄影为基础的艺术作品,实现了职业摄影师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联动。他的作品曾获得Communication Arts时尚摄影大奖、巴黎PX3摄影金奖等国际奖项

  • 策展人:龚之允 龚之允,艺术史博士,英国独角兽出版集团副社长,毕业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艺术史专业,曾就职于萨塞克斯大学现代语言系、艺术史系,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史教研室,讲师。他的研究方向是中西绘画交流史,是该研究视角的提出者。 他与海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曾于2015年获得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2015年获得泰特现代美术馆青年学者奖。他的合作机构包括故宫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银川当代美术馆、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商务印书馆、人民美术出版集团、英国《艺术新闻》、牛津大学出版社、泰特美术馆、耶鲁大学、哈佛艺术馆等。

    策展人:龚之允

     

    龚之允,艺术史博士,英国独角兽出版集团副社长,毕业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艺术史专业,曾就职于萨塞克斯大学现代语言系、艺术史系,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史教研室,讲师。他的研究方向是中西绘画交流史,是该研究视角的提出者。

     

    他与海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曾于2015年获得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2015年获得泰特现代美术馆青年学者奖。他的合作机构包括故宫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银川当代美术馆、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商务印书馆、人民美术出版集团、英国《艺术新闻》、牛津大学出版社、泰特美术馆、耶鲁大学、哈佛艺术馆等。

  • 徐晓伟,《白日焰火》,2017-2018年。艺术微喷,艺术纸,100 × 80厘米。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徐晓伟,《变强了他们就会怕》,2009-2021年。艺术微喷,艺术纸,100 × 80厘米。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徐晓伟,《宠物》,2018年。艺术微喷,艺术纸,60 × 80厘米。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徐晓伟,《赶走那些闪光的虫子》,2020年。艺术微喷,艺术纸,60 × 80厘米。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徐晓伟,《滑下来一定是仰着头》,2021-2024年。艺术微喷,艺术纸,100×80厘米。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徐晓伟,《影君子》,2020年。艺术微喷,艺术纸,60 × 80厘米。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全摄影和一个艺术(OFOTO & ANART)

     

    全摄影画廊(OFOTO Gallery)2006年正式成立于上海M50。合作国内外艺术家一百多位,成功举办了上百个展览,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策展人或学术主持。全摄影积极开展与其他国际画廊、机构的交流合作。2009年,画廊扩展出“一个艺术(ANART Space)”,作为展示更丰富多元的当代艺术形式的空间。全摄影和一个艺术(OFOTO & ANART)一直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关注在观念和技法上有独到之处的艺术家,发掘培养有潜质的艺术新锐,为其提供展示、交流、评估的平台,并将他们的优秀作品推向国内外艺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