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游历
法国艺术家苏菲·卡尔(Sophie Calle)曾说道:「艺术是一种保持距离的方式。病理或治疗的层面是存在的,但它们只是催化剂。[1]而展览作为一种「真实故事」与「观众」的相遇場域,以「金属游历」为题,结合旅行的意象——行李箱(suitcase)与病患(cases)的经历,透过艺术家及其家人的病历档案(medical records),探讨生命中记忆的痕迹,重塑我们对于家庭亲密关系的认知。展题中的「金属」象征与疾病相关的仪器设备。基于金属器械在医疗决策中权威性的提升,[2] 展览深入探讨艺术家与照护关系的发展,並强调「金属」器械在病例中的中介角色,同时暗示艺术家与策展人作碰撞,如游历的痕迹。
本次展览延伸经典作品《与弗洛伊德的约会》的概念:作者苏菲·卡尔犹如受邀进入弗洛伊德居所的宾客。此书籍作品为展览带来全新的启发——引入「摄影文本」的概念,如何为观众营造一种「预约」的期待?[3] 展览、档案、日记与相片的交织,又如何形塑真实空间与记忆之间的关系?《金属游历》透过展示(display)故事,在展厅内营造出一种欢迎参观者进入并参与的氛围,象征预约与期待,诚挚邀请观众踏入这场关于创作、照护与私密性的对话。
杨佳馨以复写(re-covery)为概念,剖析私人病历、病痛经验与家庭结构,创作出空间装置《08773545》,结合母亲的手写笔迹、自由书写和生活影像,借以满版的重构病历呈现自身对档案的解读,改变线性的阅读方式,让观者游览其中;并借以母女间「无法直视过往经历的」声音装置作品與家庭影像缝补照护关系的真实样貌,揭露部分家族历史。刘清华以自身的视角观察父亲从发现白内障至手术后的复原过程,试图以动态影像描绘她与生病父亲间的「盲场」(blind field)。[4] 而静态作品《过去的原野》拍摄刘清华与父亲的身体局部,呈现艺术家回忆里的有机重构(assemblage)。作品《你的太阳像颗星》刘清华以动态影像呈现「人无法直视太阳」一事,并用一支七十年代制的镜头代替艺术家的眼睛记录这「移动的风景」。在此,身体与工具共同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我们的器官在忙碌的工作中,如同周围其他的设备,忙着消化、呼吸、观看、聆听等,同时也回应了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观点。[5]
本展重新梳理与诠释档案,以纪录性姿态(documentary gesture)呈现他者观察患者修复的过程,或自身从伤病迈向痊愈的旅程,借喻《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之旅,象征艰苦、漫长且危险的旅程,亦寓意归来、智慧、勇气与坚韧,而作品更强化了艺术与现实交织出的金属光泽。
[1] 原文: Art is a way of taking distance. The pathological or therapeutic aspects exist, but just as catalysts. —Sophie Calle。苏菲·卡尔(Sophie Calle)出生于法国巴黎,具有艺术家、摄影师、作家等身份。
[2] Aho, J., & Aho, K. (2009). Body Matters: A Phenomenology of Sickness, Disease, and Illness. Lexington Books, p.147.
[3]《与弗洛伊德的约会》(Appointment with Sigmund Freud)是一件以书籍形式呈现的作品。作者苏菲·卡尔(Sophie Calle)在前言中回顾这场"约会"的起源:1998年2月,卡尔受邀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故居办一场展览。卡尔幻想将婚纱挂在弗洛伊德问诊躺椅上的画面,这一意象的叠合成为展览的触发点。这是一件独特的作品,一场思想与物件集合的对话。在其中,卡尔将自己的思考与个人物品,与弗洛伊德私人收藏的物品并置,而这些珍藏至今仍存放在他昔日的住所内。
[4] Pinney, Christopher. "Bruises and Blushes: Photography 'Beyond' Anthropology." In Documentary
[5]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强调身体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机能系统,而是我们以何种方式在世界中「存在」和「行动」的核心。身体和工具,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