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久-具本昌摄影(1990-2021)

2021年9月4日 - 11月14日 北京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荣幸地呈现展览"徘徊久-具本昌摄影(1990-2021)"。本展览是著名韩国摄影家具本昌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以艺术家早期作品"初始"为起点,梳理了其近三十年来的"面具"、"息"、"白瓷"、"金"等共十三个代表性系列作品。

 

具本昌作为摄影家和策展人的身份活跃于韩国当代摄影领域。自商业管理专业转向摄影艺术实为天性使然。具本昌在入职商业公司后抽身离开,前往德国学习艺术,在那里,自幼被深埋的内敛、敏感和细腻与摄影相遇。背离家族期待投身充满不确定性的艺术,具本昌早期的作品暗涌着每一个选择做出时的挣扎与苦楚-触手时的渴求,回望时的空无一物。

 

二十世纪末期是具本昌人生和创作的转折点。随着病榻上父亲呼吸与精神的消散,具本昌的目光与视角投向失落的空间中,他的思考从沉重的个体意义的追求,释放到渺小但永恒的存在。"命运之于生命的不确定性、生物与非生物的腐朽与消逝"成为艺术家后续创作探讨的主题,焚烧的相纸和传统祭祀的面具成为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摆渡的灵媒。具本昌是时间残骸的收藏者:溶解的香皂、古老的白瓷、墙壁的灰尘,被艺术家置于无色无光无影的虚空,在消逝与永恒的迷宫中徘徊不散。

 

本展览由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韩国艺术经营支援中心和韩国海外艺术基金支持,鸣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授权支持。

 


 

"捕捉那不可见的,是我摄影的欢愉"

--关于具本昌的摄影

 

顾铮

 

1953年出生的韩国摄影家具本昌,最初所学并非摄影。从延世大学商业管理专业毕业后,他曾经进入大公司就职,但为时仅仅半年就毅然辞职。1980年,他赴德国统一前的西德的汉堡学习摄影。作为韩国较早出国学习摄影的一代,他在国立汉堡造型艺术学院经受了严格的训练。学成回国后,在创作与教学两个方面,他长期活跃于韩国摄影的第一线,并频频现身国内外当代摄影活动现场,为韩国当代摄影在国际上获得关注做出了重要贡献。

 

具本昌的摄影,以韩民族的感性与美学为底色,以努力追寻民族文化认同为创作着力方向,积极尝试以摄影为手段的文化身份与认同的视觉化,其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于1985年回国时的韩国当代摄影现场,主要以纪实报导摄影和沙龙摄影为主流,作为艺术表现的摄影几无立足之地。经过他的坚毅不拔的持续努力,终于以其独特的观念与手法,既为自己的创作打开了一片天地,确立其稳固的地位,也令作为艺术表现的摄影在韩国渐成气候。现在,具本昌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代表韩国当代摄影的领军人物,并正继续为韩国当代摄影的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

 

与大多数接受正规摄影教育的人一样,具本昌的摄影起步于抓拍摄影。他以此磨炼感性,探索摄影的媒介特性。他拥有敏锐的造型感觉,通过在现实中的敏锐捕捉,充分铸造自己严谨的造型感,努力追求于司空见惯中出示日常的"惊异"之美。

 

他这次展出的《时间肖像》系列中的照片,既具有独立的画面美感,也经常因为他应因各种不同需要,如编辑图书或展览等,而在不同的空间里被精心组织成不同脉络的相互关系,展现了他对于生与死、永恒与刹那等关系的哲理思考。而发端于父亲之死的《息》系列,则是以丰富的视觉隐喻来呈现摄影家本人对于生死大问的思考。

 

具本昌对于物件有着特殊的兴趣。被他纳入视野的各种物品,既与他的个人记忆有关,也与民族记忆相连,有些甚至可以在这两方面同时满足他对于文化记忆、身份认同等的追寻要求。在他的一系列物件摄影作品中,也许以《白瓷》系列最为人知,是在国内外获得广泛接受的代表性作品,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金》系列虽然一反白瓷系列所体现的质朴,被他以戏剧性的布光突现其辉煌,以此展示民族文化的荣耀,但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视觉确认与呈现。《面具》系列,是具本昌的另一个为人熟知的作品。民间仪式中人们所佩戴的面具,具有不可思议的神秘性。它们既是对于人性的某种提炼与概括,也反映一个民族对于生死的观念。面具通过遮挡而呈现出的对于外部世界的阻断,反而因其遮挡而更具吸引力。

 

具本昌曾经说,"捕捉那不可见的,是我摄影的欢愉。"确实,无论是《白瓷》系列还是《面具》系列,他长期着力探索的,其实都是那隐藏于表面与表象背后的民族性的丰富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