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 Shadows
Skip to main content
  • Menu
  • HOME
  • 关于我们
  • 展览
  • 集美·阿尔勒
  • 青年艺术家计划
  • 教育计划
  • +3画廊
  • 艺术家驻地计划
  • EN
  • 简体

韩国影汇

Past exhibition
2019年1月13日 - 3月24日 北京
  • 介绍
  • 作品
  • 展览现场
  • 报道
  • 新闻
  • 活动
  • 韩国影汇
  • 韩国影汇
  • 韩国影汇
  • 韩国影汇
  • 韩国影汇
  • 韩国影汇
  • 韩国影汇
  • 韩国影汇
  • 韩国影汇
  • 韩国影汇
  • 韩国影汇
  • 韩国影汇
  • 韩国影汇
观看图库

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开幕时间:2019年1月13日 14:00

对谈:2019年1月13日 15:30

展期:2019年1月13日——2019年3月24日

地址: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A

支持:韩国首尔摄影博物馆,松隐艺术文化基金会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将荣幸呈现韩国影汇展:《林应植:透过镜头看历史》、《重塑我们的时代》及《同一个季节,不同的回忆》,同时呈现韩国摄影在三个不同时期的面貌,涵盖二十世纪中期描绘韩国社会变革的纪实作品,在二战后出生,并接受西方思潮影响后重新探究韩国人文和美学理念的摄影师作品,以及在当代语境下通过影像自由表达的年轻摄影师作品。本次展览是继其在2018年度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亮相后的首次巡展,由三影堂分别与韩国首尔摄影博物馆和松隐艺术文化基金会合作策划。

 


 

 

林应植:透过镜头看历史

策展人:金善英,石宰贤

 

林应植(1912~2001),不仅是著名的韩国摄影的先驱者,也是管理者、教育家、批评家,促成了摄影在韩国艺术史上理论基础和卓越艺术地位的建立。林应植作为韩国摄影的标志人物和韩国二十世纪历史剧变的见证人,他的作品兼具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此次展览包含了林应植五十年的摄影生涯的部分作品,在介绍艺术家林应植本人,以及他艺术创作上的成就,以文本形式展示,观众据此可了解国际上甚少知晓的韩国摄影史内容。展览还审视了林应植在现代韩国艺术史上的作用,他将摄影的地位从纪实拔高到了艺术。

 

本次展览重点展出20张林应植精选相片,均来自于首尔摄影美术馆的馆藏,从他的三十年代摄影生涯的起步开始,彼时他中学入学,获赠人生第一台照相机,受画意摄影影响,他用这台照相机试验了多种摄影风格,到他五十年代初期的战时摄影作品,以及战后用以客观表现社会现实、感受日常琐碎稍纵即逝的摄影作品。林应植最为标志性的图像《求职》(1953)巧妙展现了他对当时韩国人的刻画:为时局所累疲惫不堪,却为谋生努力不懈;而他的《裸露的树枝》(1953)用一棵光秃秃的树表示在猛烈炮火中幸存的人们。

 

朝鲜战争(1950~1953)以前,自日治时期(1910~1945)起,朝鲜半岛的摄影作品主要都是图画一般的艺术摄影,即画意摄影。生于釜山成长于日本的林应植在担任朝鲜战争的战地摄影师期间,对记录事实的现实主义摄影产生兴趣,随即倡导一种摄影风格“生活中心摄影”,是一种基于人文主义的现实主义形式,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在战后变得非常流行。

 

 

艺术家简介

 

林应植

1912年生于日本。2001年卒于韩国。

 

林应植是当今公认的韩国摄影史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日本殖民统治(1910-1945)期间,林应植从业余摄影师起步,作为釜山摄影协会、江陵摄影协会成员,他首先专注于画意摄影。在担任朝鲜战争(1950-1953)的战地记者期间,林应植对记录事实的现实主义摄影产生兴趣,随即倡导一种摄影风格“生活中心摄影”,是一种基于人文主义的现实主义形式,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在战后变得非常流行。林应植作为摄影的倡导者,于1957年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传奇摄影展《人类大家庭》带到了首尔国立现代美术馆(NMOCA),被誉为韩国第一个主要摄影展。1982年在国立现代美术馆,林应植成为了史上第一个在国家级博物馆办展的韩国摄影师。

 


 

 

重塑我们的时代

策展人:金善英,石宰贤

 

从1910年到1945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并试图根除朝鲜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比如,在学校教育中禁止朝鲜文学和朝鲜语文。二战后仅六年,半岛再遭朝鲜战争战火重创。本次展览展出的是韩国战后出生的一代中五位最知名的摄影师的作品,他们所处的时代军政府接连上台,韩国大体上依然是农业社会。他们是出国留学并将新理念带回国的第一代。不过,他们中许多人在拥抱新的美学理念时依然眷恋着祖国绝美的自然风光,韩国被大洋包围,多数国土遍布着高山和森林,韩国人的宗教活动和灵修行为主要都与自然息息相关。《重塑我们的时代》从金重晚、具本昌、李甲哲、闵丙宪和朴起好这五位生于战后的韩国摄影师的视角,探究着在经历这段波折历史之后做一名韩国人的意义。本次展览的全部银盐胶片原片都来自于首尔摄影博物馆的馆藏。

 

 

艺术家简介

 

金重晚

1954年生于韩国铁原。目前在首尔定居并工作。

 

金重晚少年时代离开韩国前往非洲的布基纳法索。离开故土标志着一段有着哲学意味的长路的开始,最终将他带向欧洲学习绘画。1974年到1977年在法国尼斯的阿尔松别墅国立高等艺术学院求学期间,他发现了自己对摄影的热情。1979年,金重晚获得了阿尔勒摄影节知名的“最佳青年摄影师奖”。同年,他位列“法国今日八十大摄影师”之一,是榜单中最年轻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他移居回国,找寻到了一条通往商业摄影和时尚摄影之路。近期,他一直努力打破韩国摄影师无法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的陈规。2006年他结束了他蒸蒸日上的商业摄影师生涯,不再拍摄韩国最出名的名人,而是将镜头对准了祖国的乡村。

www.kpcreativeagency.com/management/kim-jungman/

 

具本昌

1953年生于韩国首尔。

目前在首尔定居并工作。

 

具本昌长期以来一直与时间的流逝打交道。他捕捉静态、脆弱的瞬间,尝试揭示生命无形的呼吸。自1985年在德国完成他的学业以来,他作为一名摄影艺术家已经蜚声国际。他的作品在三十多个个展中展出,地点包括首尔的三星罗丹画廊(2001)、马萨诸塞州的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2002)、巴黎的暗箱画廊(2004)、首尔的国际画廊、日本的何必馆京都现代美术馆(2006)、釜山的古隐摄影美术馆(2007)以及费城艺术博物馆(2010)。

www.bckoo.com

 

李甲哲

1959年生于韩国晋州。

目前在首尔定居并工作。

 

李甲哲游历韩国的各个角落,拍摄的照片刻画了祖先的欢喜、悲伤、乐观的本性和永恒的活力。作为新丘大学美术及摄影专业的毕业生,李甲哲参与多次个展和联展,均在韩国知名的机构,如首尔的光明画廊、大邱摄影双年展(2006、2014)、锦湖美术馆、首尔的摄影美术馆(2002)、古隐摄影美术馆(2012)、果川现代美术馆(2008)。他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展览会和摄影节,如2000年美国休斯敦摄影节、2002年法国蒙彼利埃韩国现代摄影展、2005年法国巴黎国际摄影艺术展。

 

闵丙宪

1955年生于韩国首尔。

目前在韩国群山定居并工作

 

八十年代早期,闵丙宪作为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转专业到摄影专业,在韩国的洪舜泰工作室学习。1984年凭借作品《第二十五小时》获得东亚沙龙的银牌。三十多年来,闵丙宪用黑白银盐胶片表现自然和人体。从透过取景器观察物体开始,一直到用传统相纸冲印出画面并晾干,闵丙宪要确保他的创作不受干扰。对闵丙宪来说,最重要的并非传统的摄影流程或是手工的优势,而是他引导整个操作的自主性。闵丙宪近乎固执的完美主义和细腻敏感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完美展现,如《不算什么风景》、《野草》、《天空》、《深雾》、《树木》、《雪国》、《瀑布》和《裸体》,为他自己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

 

闵丙宪的作品被广泛展出,并被多家机构收藏,包括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LACMA)、华盛顿的布鲁金斯学会、巴黎的国家雕塑中心、首尔艺术中心、巴黎的欧洲摄影馆、韩国果川的国立现代美术馆。

 

朴起好

1960年生于韩国首尔。

目前在韩国首尔定居并工作

 

朴起好幼年时移居美国,在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学习摄影。1987年回国后,供职于多家国际杂志,包括《时代》、《商业周刊》、《财富》、《福布斯》。2007年,朴起好举办了他的首个个展《摄影&质感》,结合了大尺寸相片和三维物体。之后,他回到罗德岛设计学位攻读硕士学位。回到首尔之后,他开始凭借着新近产生的对空店面面的敏感度,记录那些将被推平来建连排房屋的废弃小镇,同时在延世大学松都国际校区和研究生院授课。

 

 

策展人简介

 

金善英

1982年出生,生活和工作于韩国首尔。

韩国摄影博物馆策展人。金善英在墨尔本大学取得创意艺术学士学位, 并在韩国国立艺术大学取得艺术理论硕士学位。她曾参加由法兰西学会主持的“聚焦摄影和动态影像”计划,并发表《表演, 身体的政治:批评与元批评》。

 

石宰贤

1970年生于韩国大邱,目前在大邱定居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工作。

 

石宰贤,俄亥俄大学视觉传媒专业毕业生,策展人、教育家、摄影师,作品曾刊登在《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地球》杂志韩国版(GEO)上。

 

石宰贤与人联合组织了2006年大邱摄影双年展,并多次给国际展览策展,包括为大邱摄影双年展举办的《文件中的亚洲印象》(2006)和《战争中的女人》(2014)、《韩国印象》(布达佩斯、柏林、华沙、布鲁塞尔、马德里、阿斯塔纳、罗马,2016~2017)、《有关韩国》(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2013)。他作为外籍策展人参加大理国际影会(DIPE,中国,2011、2013、2015、2017)和伊斯坦布尔摄影节(自2015年起)。他作为作品集评审参加了休斯敦摄影节、京都国际摄影节、布宜诺斯艾利斯光线摄影节等。在为《VON》摄影杂志撰写三十位别国成名摄影师的人物介绍后,他目前以副主编身份供职于韩国《照片点》杂志。www.photomuseum.or.kr

  


 

 

同一个季节,不同的回忆

策展人:朴海妮

 

我们大多一生之中都体验过多种季节。虽然它们每年都来而复往,但每一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色彩、温度、气味,在其中每个人通过自己不同的经历又会感受到不同的瞬间、铭记住不同的瞬间。我们的这些季节填满了日常的循规蹈矩和奔波生计,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时候;后来终于发现我们创造了无数回忆,周围的环境把它们串联到一起。本次展览,在《同一个季节,不同的回忆》的标题和概念下,韩国艺术家刘永真、金胜求、河泰汎、郑喜丞和白丁基通过自己的视角和语言展示了春夏秋冬。艺术家对时间、季节、人性这三者的循环往复有着或文本或具象的表达,他们的作品体现并抓取了这些表达中的一瞬或一丝回忆,让我们有机会停下脚步,思索一下时间的更迭。

 

 

艺术家简介

 

刘永真

1988年出生于韩国首尔

生活和工作于首尔

 

2013年毕业于韩国首尔的中央大学摄影专业,获美术学学士学位,同年在波兰格但斯克的瓦日尼亚现代艺术中心驻地。刘永真曾参加多场群展,包括2014年首尔摄影博物馆展览《新一代——Sizak》,2013年连州摄影节,2012年德国柏林第5届欧洲摄影月,以及2012年举办于荷兰布雷达图片博物馆的布雷达摄影节。

https://cargocollective.com/photokomori

 

金胜求

197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

生活和工作于首尔

 

2012年,金勝求在韩国首尔的韩国艺术综合学校视觉艺术学院的美术系获得美术学硕士学位。他的作品在多家韩国公共收藏机构展出,包括国际现代美术馆(首尔)、京畿现代艺术博物馆、韩国古隐照片美术馆(釜山)、韩国东江照片博物馆(宁越郡)。2018年,他进入了Lens Culture艺术摄影奖终选名单,他将于2019年在美国芝加哥的过滤空间举办个展。

www.seunggukim.com

 

河泰汎

1974年出生于韩国首尔

生活和工作于首尔

 

河泰汎是一位基于摄影图像进行视频和3D装置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原本修习雕塑的他,在2009年于德国斯图加特斯图加特州立艺术设计学院雕刻专业获得美术学硕士学位,2001年,他在韩国首尔中央大学雕刻专业获得美术学学士和美术学硕士学位。他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热点事件和意外背后的真相以及在大众媒介中的传播。他的作品中再现了灾难性的事件、自然灾害、战争和事故。他还收集了媒体曝光的恐怖袭击和犯罪现场的照片,将这些场景重新制作成去色彩画的白色物品。然后,他参照新闻图片一致的构图重新布置这些场景。他获得了2013年韩国首尔松隐艺术文化基金会松隐艺术奖的杰出奖,也获得了2010年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的两个奖项,以及2001年在韩国首尔湖岩美术厅颁发的第23届中央美术大赛杰出奖。他在2015年进入韩国艺术家大奖终选名单。

 

郑喜丞

1974年出生于韩国首尔

生活和工作于首尔

 

郑喜丞1996年毕业于韩国弘益大学绘画专业,获得艺术学学位硕士,2007年在英国伦敦传媒学院摄影专业分别获得艺术学学士和美术学硕士学位。她对日常物品直白的刻画引发了对于摄影这一核心表现媒介的局限和本质的质询。她曾在纽约、伦敦和首尔多地举办展览,所获奖项包括2016揭幕摄影奖、2012年韩国第11届多音奖、2012年第11届松隐艺术奖的杰出奖、2008年西班牙摄影节发现奖、2008年美国Photolucida电影节“临界质量50佳”奖项、2007年英国尼康发现奖。

http://chungheeseung.com

 

 

白丁基

1981年出生于韩国首尔

生活和工作于首尔。

 

白丁基曾在韩国和英国求学,拥有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学位、英国伦敦切尔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研究生文凭、韩国首尔国民大学雕刻专业美术学学士学位。出于对宗教、东方哲学、科学的兴趣,白丁基的作品探索了那些虽然基础但是神奇的物理现象的力量。他在韩国及海外多次举办展览,包括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首尔市立美术馆、爱茉莉太平洋美术馆和松隐艺术空间。曾获2012年松隐杰出艺术奖,并受邀前往伦敦的德尔菲纳和纽约的斗山驻地。

https://jungkibeak.blogspot.com/

 

 

策展人简介

 

朴海妮

1988年生于韩国首尔

生活和工作于首尔

 

朴海妮从2013年1月起在艺术咨询公司劳伦斯•杰弗里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监督在非盈利非商业场所松隐艺术空间和松隐艺术立方开展的活动和项目,并积极挑选年轻的韩国艺术家为其策展。此外,她还负责法国区域艺术基金会的项目:《看不见的就是看不见》(2017)、Yoon-Chul Kim个人展《转瞬即逝》(2016)以及在松隐艺术空间举办的《夏之爱:松隐艺术立方联合展》(2015和2018)。

 


 

 

关于韩国首尔摄影博物馆

 

首尔摄影博物馆是韩国首家摄影博物馆,由韩美基金会于2002年创立。博物馆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增强公众对摄影的了解和提高对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旨在鼓励和激励那些选择在韩国摄影领域投身于艺术事业的摄影师。该博物馆的使命是发现有才华的艺术家,并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潜力的机会,支持韩国摄影师们的创作,使他们获得全世界的认可。

 

首尔摄影博物馆收藏了1880年至20世纪40年代的早期韩国摄影作品,同时也在不断收集和研究现代以及当代韩国摄影作品。 他们的藏品来自于许多国际摄影大师,如Eugène Atget,Joseph Koudelka或Robert Capa,以及一些来自东欧的当代艺术家。

 

关于松隐艺术文化基金会

作为一家位于首尔的非盈利、非商业的文化基金会,松隐艺术文化基金会通过松隐艺术空间(始于2010年)、松隐艺术立方(始于2002年)和松隐艺术奖(始于2001年)积极支持韩国当代艺术家。松隐艺术文化基金会由已故的柳盛渊创办于1989年,这位来自北朝鲜的柳盛渊拥有丰富的创作热情,但他在年轻时将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商业和能源领域。基金会的名字来自他的笔名“松隐”,意为“隐于山林的松树”,暗喻了他甘于隐于幕后为艺术家打造坚实的基金支持的愿望。

 

 

分享
  • Facebook
  • X
  • Pinterest
  • Tumblr
  • Email
回到展览

三影堂北京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周一闭馆

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号A

电话:+86 10 64322663

场地合作:+86 15011538892

三影堂厦门

周二至周日 09:30-17:30 周一闭馆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

商务营运中心二号楼三楼

电话:+86 18650432928

 

 

 

京ICP备07016948号-1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Twitter, opens in a new tab.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Weibo, opens in a new tab.
订阅
Send an email
在Google Maps上找我们
版权 2025 Three Shadows
Manage cookies
网页支持 Artlogic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help make it more useful to you. Please contact u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our Cookie Policy.

Manage cookies
Accept

Cookie preferences

Check the boxes for the cookie categories you allow our site to use

Cookie options
Required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cannot be disabled.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the website by storing choices you make about how it should function.
Allow us to collect anonymous usage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Allow us to identify our visitors so that we can offer personalised, targeted marketing.
Save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