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特尔·格雷夫个展

2014年8月9日 - 9月14日

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赞助:德国莱茵兰法耳次州科教文化部

开幕:20148917

策展:妮娜茨洛尼基(Nina Zlonicky

 

20148月,与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合作,迪特尔M格雷夫(Dieter M. Gräf)在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展览。此展览亦获得了德国莱茵兰法耳次州科教文化部的赞助。展览包括近40件摄影作品,以及一个由他和作曲家福尔克施陶普合作基于三首诗创作的声音装置,随展览还将发行一本画册。展览的德文名称为Die große Chance(大好时机),取自德国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电影,旨在探讨艺术家的身份来历以及战后时期的记忆问题。

 

我从哪里来?这对于德国战后出生的一代人是一个核心问题,对格雷夫也不例外。2012年,格雷夫的母亲去世后,他就开始通过手机创作摄影作品。他拍摄的他父母留下的空荡荡的房子——位于德国毛达赫(Maudach)市,这是莱茵河畔工业城市路德维希港附近的一个镇子。我选择用手机创作,是因为相对于照相机,手机这种媒介能够更好地表现我的成长环境及其中的那些物件营造的那种氛围。我可以带着它穿行于不同房间,拍摄时手会不稳,光线也不太充足,但手机照相机的功能及其受限却也正好创造出了一种有些碎片式的、微光下的、敏感的美感。那些图像与物件使人关注德国战后时期的美学,以及在尸首遍野的战争之后的井井有条。微光透过屏幕反射出的碎花地毯的影像,使人回忆起童年、过去、历史,回忆起那些曾经说过的以及不曾言说的事情。

 

此次展览中展示的作品为格雷夫20122014年间拍摄。为了这组照片,他配上了一首名为旅行轮包——助步轮架的长诗以及三首有关诗人童年故乡的诗歌,为了三语展览画册的出版,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杨炼将这些诗歌译为中文,海娆以及安德鲁希尔德斯(Andrew Shields)也翻译了部分内容。

 


 

迪特尔格雷夫于1960年出生于德国的路德维希港。2013年秋,作为歌德学院发起的城市诗人项目奖学金获得者在北京驻留。此前,他曾获得包括多项奖学金和文学奖项,包括达姆施塔特市颁发的莱昂斯和莱娜文学奖,并曾在柏林文学基金会、洛杉矶奥罗拉别墅、印度德国节、罗马马西莫别墅以及纽约德国之家等地驻留。他曾在德国著名的文学出版社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过诗集《醉之研究:父与子》(Rauschstudie: Vater + Sohn)(1994年)、《忙碌的大脑》(Treibender Kopf)(1997年)和《西部边界》(Westrand 2002年),在法兰克福出版社出版过《四书》(Buch Vier)(2008年)等。2012年至2013年,在德意志莱比锡文学院担任客座教授,1996年以来一直为德国作家团笔会的成员。

 

德国媒体对他的作品频频报道。对于格雷夫最近的一部诗集,德国著名出版人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aun)在《法兰克福评论报》上评论道:这些诗歌尝试表达一些本质性的、核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深深挑战我们对于文学创作这一概念的理解,还使我们重新思考对于世界的认知。德国作家阿内劳滕贝格(Arne Rautenberg)曾在《德国之声》电台讲道:当前德国诗歌界的蓬勃发展源自90年代的觉醒,那时曾涌现出一批极具个人风格的年轻诗人,其中包括格林杜尔斯拜恩(Durs Grünbein)、托马斯克凌(Thomas Kling)以及迪特尔格雷夫。他们赋予了诗歌这种稍显陈旧的体裁新的力量,并给予了接下来的一代作家勇气去为之奋斗。

 

展览标志着迪特尔格雷夫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他将与建筑师妮娜茨洛尼基紧密合作,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摄影进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