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枢纽”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韩国摄影师的展览,实在令人欣慰。为了更好地介绍艺术家林安羅,我回顾了韩国摄影70年的历程。韩国摄影始于记录生活景观、社会少数群体和历史场景,现正逐渐演变为包括舞台化、概念性工作和模拟在内的更多元化的艺术。在这一创造新世界的旅程中,韩国摄影师林安羅以其独特的隐喻和叙事手法,成为闪闪发光的存在。
林安羅曾于2019年在法国阿尔勒摄影节(the Rencontres d'Arles)荣获作品集评审奖(Portfolio Review Award)。她是一位"敏锐地将当代社会焦虑视觉化的艺术家",因其艺术价值和信息传达而在国际上备受关注。实际上,自2010年代初以来,她一直通过极具戏剧性的战争影像质疑我们所相信的"现实"。她作品中的重要之处不在于"战争"本身,而在于反映艺术家敏感性和韩国社会特殊性的独特"隐喻"。
本次展览的标题是“想象:双刃之剑”。作为出生于战后的一代,生活在和平稳定社会中的我们,在"想象"中仍然存在着间接的焦虑,林安羅的作品将这种心理体验转化为创作动机。远观时我们看到温和的风景,走近时却发现焦虑的痕迹。"双刃之剑"这一表述恰恰指向了这两副面孔——想象的本质:同时拥抱美丽与威胁、和平与焦虑。林安羅的个展“想象:双刃之剑”通过摄影的力量,在事实与虚构、纪实与舞台化的边界上谨慎地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提出无尽的问题。
她的系列作品《冰冻物体》(Frozen Objects)本身就是奇幻景观,在形似博物馆的纯白空间里,红色气球飘浮着,但讽刺的是中心处放置着玩具武器和无脸战争英雄半身像。通过电影和游戏等媒体体验战争的一代人,在事实与虚构之间发现了幻想和恐惧,幻想在此成为恐惧的出口。《浪漫士兵》(Romantic Soldiers)系列遵循着同样的脉络,在漂白的白色空间中,糖果、蛋糕、肉类等色彩丰富的食物与微型玩具士兵并置。在实际战争中毫无用处的物品与士兵之间的尺寸和色彩对比,唤起了我们心理上的麻木感,如同面对我们所熟悉的虚拟现实。《铁痕》(Iron Scar)系列展示了在人体曲线上如纹身般铭刻的各种图像和符号,它将公众在观看媒体传播的灾难图像时如何接受框定的瞬间作为现实的全部,以及由此形成的矛盾和焦虑的情感创伤如何像痕迹一样铭刻在身体和无意识中进行了视觉化。
《高潮的重构》(Restructure of Climax),正如标题所示,是解构和重构高潮的作品。在纪录片和电影中,我们总是将战争的高潮铭记为戏剧性场面。然而,艺术家毫不掩饰地展示了舞台装置、照明、起重机和背景、幕布,表明这样的时刻可能是拍摄设备和导演的产物。《悲剧的模拟》(Simulation of Tragedy)记录了国家和机构组织的防灾演练现场,真实的救护车与救援队严阵以待,但所有情景皆是精心设计的——由假伤者及其表演达成。可以说,这是社会的集体排练。相反,《焦虑的排练》(Rehearsal of Anxiety)则是艺术家的个人排练,从远处看像是灾难场景,但走近观察却发现照明设备和候场演员。这件作品可以称为摄影元小说的舞台——探索舞台化场景如何唤起真实的焦虑,仿佛它是真实存在一样。
日复一日,我们的生活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事件相遇。然而,我们并非真正读懂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实际局势,而是敏感地依赖于媒体创造的戏剧性图像,也许我们实际上是对消费图像产生反应,却没有对真实事件作出回应。艺术家关注的不是简单地再现灾难,而是我们如何消费那些图像。“想象:双刃之剑”凝聚了摄影的力量,最终在事实与虚构、纪实与舞台化的边界上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所相信的现实有多少是真实的,从何处开始变成了虚构?"这个问题不仅针对韩国,更是针对生活在不稳定时代的我们所有人。当你离开展览厅时,希望你能在遇到周围的所有图像中回想起这个问题,在那一刻,摄影将不仅仅是图像,而是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开端。
文 / 石宰晛